第六章:颠覆传统的辩论(1 / 4)
“……人在自然的面前是渺小的,硬做自己办不到的事情,实属不智行为。”反方发言的是刘小菊。
每个队出三名代表,其余是智囊团,随时将自己好的观点写出来给代表队友,上次用的还很生疏,这次,已经好了很多。发言的是反方。
“愚公移山,发扬的是一种顽强的毅力和不畏困难的精神。表达人要改变世界,改变生活环境的一种信念和决心。
按照对方所说,办不到,就不去办,我渺小就不能去对抗强大的敌人,那么,这个人才是真的悲哀。回答完毕!”老大刘小春还是比较靠谱的,这个点不错。
“硬去移山,愚公的精神可嘉,但是不理智。人的一生要做的事情很多,而不是移山这一件事情,首先,愚公是有家庭的,有儿女的,有妻子的。
作为一个家里的顶梁柱,不去找钱养活家人,而是不住的移山,石头可以变成铜钱么?石头可以换来米面么?
这是没有责任的表现,自己的家人谁来养活?让幼小的孩子反过来养他么?真不是说他,太看不下去了”看不出小东还有这么这样的想法啊!可以啊,刘傲很为小东的这个观点点赞。和小南一年人,比小南只小几个月而已。不简单!
“小东妹妹,你怎么知道愚公的孩子年幼?我们知道,既然叫他愚公,那么他的年纪至少在五十岁以上,那么他的儿子最少都有三十以上的年纪,怎么会年幼,这是其一;
其二,是你从哪里看到这个愚公只移山,不做别的?也许是,人家工作之余就挖山呢?所以,这只是一个精神。我方一直在强调精神这两个字。这不对么?”
这个自然是小武。小武的悟性很高,自己只对她说,善于zhua住对方话语中的破绽,就可以反驳的对方没有话说。
彦师实在感觉太震撼了,这是小孩子么?语言犀利,话语中一点点的破绽,对方就可以立刻zhua住不放,这样的人,真可怕啊,这还都是孩子,看样子,最大也不过十一二岁?
彦师的茶水都没去喝一口,一直不停的注视着两边……
“我方还是认为,搬家比较划算一些。你看,如果,不是最后感动了大神,移走了太行和王屋,那么他要多少年才能做完这件事情?一生肯定是不够的,他自己也说了,子子孙孙无穷溃也,就是说,不光他这代完成不了,就是他的子子孙孙都不一定可以完成。
也就是说,他希望,他的子孙也要象他一样,挖山,小武姐姐,你觉的公平么?虽然,我们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