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颠覆传统的辩论(2 / 4)
的民众,对父母言听计从,以孝为先。
可是,如果,他的子孙中,有人不喜欢挖山,喜欢读书,也许出一两个文才出众的状元也说不定啊!
如果只让愚公一句话,你要挖山,继承我的遗志,您认为这不是我大唐的损失?对这愚公的子孙,公平吗?请您回答,小武姐姐。”
可以啊,连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刘小兰也出来了,看顺序,还是个二辩的位置。看来都做了不少的功课啊!刘傲感觉弄出这个游戏太对了。
“首先,我要承认小兰妹妹的话很有道理!但是百顺孝为先,这句话是不错的。愚公移山,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功在当今,利在后世的一个长远的精神指示。
也许当时做这个事情是很难,但是一但做好了,可以让民众受益几代人,假设,太行和王屋两座山合在一起,那么,大家想想,如今是什么样子?
我们不管这个大神将两座山分开是真是假,有一条是肯定的,周边的民众是不方便的。再比如,我们建一座大桥很难很难,要几年时间,可是,一但修成,惠众几代人啊!你们不是这样认为么?妹妹们?”
程处默和长孙冲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人群后面,看着热闹。连马汉给他们搬的椅子都没坐。感兴趣的看两边口枪舌战。
外面围了很多的人,只要是没紧要事的,都跑来看看,估计学府的人基本到齐了。
两边的语速随着不断的交流开始越来越快,往往一方话音刚落,另一方就开始反驳,而且讲的都是有理有锯!欲发的热闹、激烈。
左诗几乎听傻了,哪见过这样的辩论啊!好象两边说的都很有理,反正谁发言都能讲出一堆道理来。看小武侃侃而谈的样子,天啊,这才到这里多久?怎么变化这么多啊!怪不得都不愿意回暖春阁了呢!
有些话自己都不没想到的,自己这个评判啊,真不是个合格的评判,这个刘公子太厉害了,这是要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啊!左诗现在已经断定,不出意外,十二金钗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名动大唐的。
双方的智囊团,不停的小声交流,然后写下,交给三个主辩手。
刘傲对今天双方的表现很满意,很有成就感。一边欣赏,一边喝茶,看将嘴都合不拢的左诗震惊的样子,恩,还是好看啊!从这个角度,刚好看到左诗脸上的绒毛。养眼!
彦老夫子比左诗更加震惊。好个一张张利嘴啊!自己门生上千,可是论嘴的犀利程度,估计连现场的一个小丫头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