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开分店(3 / 4)
两文钱,为何会得到如此高昂的纯利润?”
“这不奇怪,我们这叫薄利多销,”李明珠哈哈大笑,为众人解释道,“虽然我们从每个顾客身上赚得挺少,但是你们想想,每天来乡村基里吃饭的顾客总共有多少?店外就是石狮桥劳力市场,我们店外的人流量极大,每天来吃饭的顾客都在600到800个之间。”
“娘子说得对,”张小宝笑嘻嘻地附和道,“我也算过了,吃饭的顾客不仅有前来石狮桥寻差事的长工和短工,还有附近的居民、小贩和官差,甚至连城西的长工短工都慕名而来了。目前店内的生意蒸蒸日上,每天吃饭的人不仅没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为此我还不得不多雇佣了两名端菜员。”
顿了顿,又道:“你们知道吗?最开始的时候,来吃饭的工人大多只吃一文钱的白饭和窝窝头,但是到了后来,大家渐渐开始吃两文钱的白饭加素菜;现在,几乎大多数人都是吃三文钱的一荤一素,还会花一文钱买一碗酒水或一碟小吃。
这样算来,哪怕每个人我们只赚他们一文钱,但是每天最少会有6两银子的纯收入,一个月就是至少18两银子。换句话说,我们这个月赚了大概20两银子,这一点儿也不奇怪。”
“真是不敢相信,这也太赚钱了吧!”张虎面露羡慕之色,“竟然比木匠铺赚得还多!”
张武凝思片刻,问道:“为什么后来顾客都不是只吃白饭了呢,为什么都开始吃三文钱的套餐了?”
张小宝笑道:“长工们大都是三五成群来吃饭的,在一同来吃饭的长工之中,如果有一个买了三文钱的套餐,或者买了酒水,那其他人大多会受不住菜肉、酒水香气的引诱,会先后掏钱买菜肉和酒水;接下来,如果大多数人都买了三文钱的套餐,那少部分人出于面子或习惯,就会选择从众,也买三文钱的套餐。久而久之,大家就形成习惯了,一进店就买三文钱的套餐。”
“不错,”李明珠笑眯眯地补充道,“现在来店内吃饭的不仅有民工、小贩和官差,还有许多百姓,他们都是一家三口五口地前来吃饭呢!”
“娘子,谢谢你,”张小宝兴奋地说道,“依我看,乡村基经营得很顺利,以后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我总算圆了开酒楼的梦了。”
李明珠伸手捏了捏张小宝的鼻子,笑道:“傻孩子,你就这么一点点要求吗?你就没想过要把酒楼的生意做得更大?”
“做得更大?”张小宝一愣。
李明珠狡黠地弯起唇角:“如果不出我所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