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日蚀苍黄 第十五节(2 / 8)
他们去充当民夫吧。
但西迁的事在百官下朝之后,立即就变成了相国大人要迁都了,这个谣言先是传遍了洛阳城,然后迅速向京畿各地和京畿以外的州郡漫延。
迁都可是一件动摇社稷根基的大事,迁得好可以兴国,迁得不好就会亡国。在大汉国今日的危局之下,迁都自然是加速亡国而不是振兴社稷了,所以京中的儒士在北宫门外的血还没有干透的时候,再次冒着生命危险聚集到北宫门外请愿。京中大大小小的宗室门阀世家非常多,再加上寄居于名士大儒家的各地诸生弟子,一日之间也在北宫门外聚集了两千多人。董卓这次吸取了教训,命令司隶校尉宣和河南尹王允带着卫士守住了北宫门外的各个街口,严禁北军干涉城内任何警卫事务。洛阳无论如何不能再乱了。
※※※
大汉国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洛阳。
※※※
正月辛亥(初十),天子下旨,大赦天下,原东郡太守桥瑁不在赦免之列,其余参加叛乱的诸州郡官吏尽数被赦。
天子诏告诸州郡官吏,只要在正月底之前,能向天子效忠、献请罪表,送赋税到洛阳入库,天子不但既往不咎、尽赦死罪,而且还官封原职,依旧安排他们在原地为官。
※※※
这次刺杀事件让董卓感觉到洛阳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由此他想到了洛阳的门阀士族对自己的仇恨和背叛。无论自己如何礼贤下士,如何忠诚为国,如何尊贤重老,都无法得到士人的认同和尊敬,无法得到他们的忠心和拥戴。抛开十一月底的血腥不说,自己到目前为之尚没有做出什么对不起社稷对不起士人的事,甚至在征服大漠开疆拓土这件事上还有功劳,但现在贤者也好,老者也好,无不想杀死自己,为什么?
董卓觉得很悲哀,为了权柄,自己成了大汉国所有士人的敌人,成了大汉国十恶不赦的奸佞。他想到了自己的故主、前太尉段(jiong)。段也是一个武人,他位列三公是因为攀附奸阉的关系,为此他遭到了士人们的排斥和打击,最后落得个饮鸠自杀的悲惨下场,而且还留下一段恶名,但段那颗拳拳报国之心是错不了的。今天自己也步入了段的后尘。
董卓就是不明白,自己辅佐幼主主掌国事四个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自问也没有做下什么擅权误国的坏事,为什么就成了大汉最大的奸佞?各地州郡的士人说自己有十恶,首恶就是废黜少帝,可废黜少帝的事是公卿百官一起干的,而且当时太傅袁隗还参隶尚书事主掌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