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1 / 7)
有些事情大家都知道它存在,但因为不会被摆到台面上来,所以也都默契的假装不知道。
但是一旦被揭破出来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大楚律》规定:奴婢通买卖,但杀人却要偿命。所以家仆犯错,只能交送官府处理,而不能私下用刑,更不用说是杀人了。
当然,实际操作上,自然不会有哪个大户人家将这种事情捅出去,更不可能让官府出面。要知道能够涉及到人命的事,多半都是些后宅阴私,家丑不可外扬,又怎能让别人知道?
再说,这还涉及到大家族的体面问题。就是乡下的村子里,也有宗族祠堂解决内部问题,极少动用官府,何况世家。他们往往有自己的家规和家法,出了任何事都按照自己的规矩来处理。
犯错的奴婢打死,对外最多不过说一声暴毙,谁也不会来查。——甚至只要家规森严,外面的人根本不会知道这家少了一个人。
这实际上同样是一种对法律的蔑视和破坏,虽然人人都知道有这样的潜规则,但谁也不敢拿到明面上来说。
尤其郑文远还是个宰相,朝廷法度他都能够参与制定,更清楚杀人会是什么样的罪名。
他连忙跪下道,“臣惶恐,不知陛下是从何处听来这样的流言?拙荆虽然性烈,但也不会罔顾国法,还望陛下明鉴!陛下说得对,既然都是大楚百姓,自然也都是陛下的子民,陛下降恩正是理所当然。是臣糊涂了。”
他这一示弱,别人自然不会再站出来。
谁知道皇帝手里有没有掌握自己的“罪证”?再说连三大巨头都没有反对,自己即便开口,又有什么用处?于是这件事虽然像是临时起意,但最终却十分顺利的在朝堂上通过了。
接下来便是交给下面的部门负责,制定详细具体的计划和规则,并且将之实施。
好在赵璨虽然之前“一时口误”说要取消贱籍,但真正到了制定规矩的时候,却没有恨得这样要求。
倒不是赵璨不想一步到位,只是禁止人口买卖本身就已经足够敏感了,如果再提出取消奴籍,那就等于是直接戳到那些士绅阶层的敏感点。毕竟如今大楚上下,但凡家境稍好些的人家,多半都呼奴使婢。尤其是站在大殿上的这些官员们,家中更是不少奴婢。其中一部分甚至还是罚没入官的官奴。
如果以后取消奴籍,这些人怎么办?算是奴婢还是算自由身?若算是奴婢,那这新规矩就有些名不副实。若是自由身,便是让主家损失那么多的奴婢,似乎也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