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空前绝后的盛会(2 / 7)
层,阶级隔离是正常的。
但平安并不这么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也是古人说出来的,说明百姓并不是天然就跟官员和朝廷对立的。
将之对立起来的,是人。
既然是人对立的,那就有办法可以化解。对于平安来说,群众监督是非常有威慑力的一件事,办公透明化会让贪腐失去生长的土壤。当然这个举报箱的作用可能没那么厉害,但是从这里开始,他要改变的是这种观念。
最后,平安说服了皇帝,答应让他设立这个举报箱。
而百姓们在京里了最初的非议之后,知道朝廷允许这个箱子的存在之后,便都忍不住在意起来,谁都想知道那箱子里有没有人投入状书,结果又如何。如此观望了好长一段时间,某个清晨,平安开箱子的时候,发现里面静静的躺着一封书信。
他忍不住笑了。
启发民智,读书当然很重要,但并不是只有读书这一种办法,良性的引导也是十分必要的。
而他,就是要从这坚固的阶级壁垒之中,凿开一个洞,让它慢慢的扩散,迟早又一天将这壁垒变得千疮百孔,模糊难辨。
为了给大家信心,在第一批被举报的案子调查结束之后,平安张榜公布了那些被证实属实的举报的处理结果:查为属实,已经处理,人犯移交大理寺。
这是平纳坚持的,皇城司可以抓人,可以审问,但不能定罪,要将这些证据移交大理寺,由那边进行审理定罪。这等于是偷换概念,将皇城司定在了“警局”这个位置,而大理寺自然就是“法院”,权力分离之后便可以互相牵制了。
只不过目前这个“警局”,抓的只是官员。
有了一开始的带动之后,举报箱很快热闹起来了,每天都能拿出厚厚一摞文件。不过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绝大部分只是泄愤的内容,还有一些是跟官员完全没关系,百姓们之间的矛盾,也都找到这里来了。
平安哭笑不得,也只好让大家将这些信件整理好了,送到衙门里去。这可不归他们管。
于是短短两年的时间,皇城司在培训完成,焕然新生的同时,也正式的出现在了朝廷和百姓们面前,并且成功站稳脚跟,成为司法部门之中重要的一员。
熙平十七年二月。
早春的天气还有些凉,屋子里点着炭火,暖融融的。平安正坐在皇城司自己的办公室里,研究这两年朝廷中发生的事情。
皇帝虽然能忍耐,但平安觉得,他也不可能真的忍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