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科举舞弊见时机(4 / 7)
,支撑一场战争,倒也不会有问题。现在皇帝又流露出对顾文珩这样去过西边的臣子的重视,种种迹象已经十分清晰明了了。
这会儿平安再去想大皇子结下的那门亲事,不由佩服起郑氏一门来。能够从种种蛛丝马迹中推断出皇帝的目的,并且果断的与信州张家联姻,这份眼光和手段,难怪郑贵妃宠冠六宫。
哪怕是个靶子呢?这十几年的好处,总是实实在在的。为什么不是别人去做,而是她去做?
平安正出神呢,就有人来唤他进去觐见了。他连忙收敛起有些恍惚的神思,整了整神色,然后一脸肃穆的走了进去。
皇帝这会儿并不坐在御案后面,而是移到了西边窗下的罗汉床上。他半靠在枕头上,手里拿着平安方才送来的那些资料,面色严肃。
平安跪下磕了头,他才抬起头来,“起吧,这些事可都属实?”
“回皇上,臣不敢欺瞒。”他现在掌管皇城司,也可以自称臣了。平安实在是不想自称奴才,太奇怪太别扭了。
皇帝就垂着眼睛继续看,半晌才道,“这件事是皇城司发现的,你有什么打算?”
“秋闱是国之大典,若是稍有差池,影响的便是明年的春闱了。”平安道,“两京向来是人才汇聚之地,若是京城的秋闱出了事,影响恐怕会扩散至天下,动摇朝廷威信。况且其中绝大部分士子安分守己,努力苦读只为了三年一次的科考,若是出了意外,又要等到下科……所以臣的意思是,雷厉风行的将此事查办清楚但凡有舞弊嫌疑的士子全部都取消功名,其他人则该如何便如何。”
“可是这样一来,岂非姑息了那些小人?”皇帝淡淡道。
平安低着头,看不见他的脸色,但站在旁边伺候的张东远却能看清,皇上脸上的表情分明十分愉快!
看来这个平安,十分得皇帝看重。虽然不明白为什么皇帝方才故意留下顾文珩下棋,将平安晾了将近三个时辰,但圣意不是自己能揣摩的,张东远只需要知道皇上对平安的重视就行了。
平安整理了一下言辞,然后才道,“宵小之人,自然有国法处置,岂会姑息?只是也大可不必将事情弄得太大,倒好像是什么大事。无非是几个国之蠹虫,处置了也就罢了。”
皇帝很欣赏平安的这种态度。许多年轻人抓住了大案要案,恨不能将皇城整个掀翻过来,闹得天下沸沸扬扬,满城风雨。这样自己的名是出了,可对朝廷的威信却是个极大的打击。
毕竟这里头肯定牵扯到朝臣,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