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旧城改造的方案(3 / 4)
县里也不可能拿出大笔的钱来搞,只能借助于手里的土地和政策,来推行这件事,说穿了,就是找房地产公司来投资。原来城里的建筑,最高的也不过五层楼,现在如果把这些建筑全都撤除,建成七层的楼房,或者是更高的电梯公寓,那样,就可以增加不少的住房,除了对撤迁户进行置换外,城建局的人粗略算了一下,应该还剩下一半的住房可用于出售,这样,把配套设施算在其中,开发商还是有利润的。毕竟,这土地增值这一块,政府没有拿走。
这样的结局,就是老百姓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开发商赚到了应得的利润,政府则得到了城市形象提升的政绩。这事做得好,就是个三赢的局面。
所以,听到谢致远和梁明提出的担心,王强接过话题说道:“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相信我们的干部,毕竟这些资产,都是国有资产,并不是某个单位的私有财产,为了全县发展的大局,某些单位作点牺牲,也是应该的。”
随后康水平也表态支持王县长的看法。看到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刘思宇点了一支烟,吸了一口,说道:“刚才听了大家的意见,我也发表点看法,说实话,我们顺江县的城市建设,确实太落后了,现在我国都入世了,你们看,整个县城,除了几幢像样点的楼房外,其余的,跟七八十年代的建筑,根本没有什么变化。当然,如果这些建筑,都是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保留下来,还说得过去,可是这些建筑,都是二十年前建的简易楼房,很多只有两三层楼,而且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更有甚者,还存在安全隐患,说句不客气的话,很多地方,如果发生火灾,连消防车都开不进去。所以,我认为这旧城改造,势在必行。只是,我们县财政确实拿不出太多的钱来投这个工程,所以,只能多想其他办法。刚才王县长提出的建议,我看就可行,这样一来,我们政府只要拿点钱把主要街道弄好就行了,其余的,可以全部采用商业运作。至于致远同志和光明同志担心的某些单位领导有抵触情绪的问题,我看这事很好解决,我这段时间,正在构思是不是在全县搞一个科级干部轮换交流制度,如果有必要,我看可以对一些干部进行交流嘛,一个干部,在一个单位呆得太长了,也不是好事,大家说是不是?”
刘思宇说到最后,脸上还笑了笑,其余的常委,听到刘书记这样一说,心里都是一震,不过表面上还是点了点头。
刘书记这一招太厉害了,这样一来,哪个单位的领导敢对抗县里收回门面的决定,哪个对抗,县委就会以干部交流的名义,把你调离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