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四十二岁的老头(3 / 4)
的名字,是因为这个村有五个山坳,而桂花乡政府,就座落在五坳村,宋学红在前面带路,一路上,遇到不少村民在田间劳作,看到宋学红,都亲切地向他打招呼,更有几个老人,还喊他三娃子,而宋学红则神情自若地问候这些老年人。
走了十多分钟,来到了五坳村支书宋成长的家里,没想到是铁将军把门,宋学红看到不远的地里有人劳动,就径自从屋下抬起几条木凳,放在坝中,让刘书记几人坐下,自己走过去,让那个劳动的夫女替自己把宋成才叫回来。
刘思宇打量了一下宋成长的房屋,这宋支书的家不过只有四间屋子,土墙房顶上盖的倒是小青瓦,但好多地方已露出了窟窿。
一个村支书的家都成了这样,其他人的家里,那就可想而知了。
刘思宇和宋学红在坝子里说了不一会,宋成才就回来了,这宋成才是一个干瘦的老头,听到宋学红介绍说面前这个年轻人就是县委的刘书记,他一下子显得鸡动不安起来,将手使劲在衣襟上擦了擦,这才握住刘思宇伸出的手。
“宋支书今年多大岁数?”刘思宇亲切地问道。
“刘书记,我今年四十二岁。”宋成才不安地回答道。
“四十二岁?”刘思宇一下愣住了,这宋成才,怎么看,都应该是五十**六十岁的人了,怎么才只有四十二岁。
宋学红看到刘思宇惊异的神色,苦笑着解释道:“刘书记,这宋成才,按辈分,还是我的叔呢,他真的只有四十二岁,只是这些年过得太苦了,农村人容易出老。”
“让你们受苦了,都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刘思宇内疚地说道,他没想到,自己治下的顺江县,竟然还有这样穷的地方,这在外面,哪里还有人穿补着补丁的衣服啊,而这宋成才,身上的衣服竟然有四五个大大的补丁。
“刘书记,这不怪你,你也是到县里才几个月,要怪,只能怪我们这里太偏僻了,偏僻得一年都难得见一位县上的领导。”宋学红在一边安慰道。
或许就是因为太偏僻了,偏僻得都成了被上面遗忘的角落,刘思宇不是因为搞这个县领导联系乡镇的措施,不是也不了解这桂花乡的状况。
想到这里,刘思宇不由自责起来。
随后,刘思宇询问宋成才,村里老百姓的主要收入靠什么,还有这五坳村有什么特产等等,问得十分详细,直到太阳要落山了,才和宋学红一路回到乡政府,不过一路上,刘思宇不再有说有笑,而是低头想着事,宋学红和傅小红看到刘书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