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上哪说理去(2 / 6)
婚礼是人生中最神圣最珍贵的时刻,难道说请亲朋好友到场聚一聚。共同分享自己的喜悦。这也有错误吗?往往有些人只看到表面现象,谁知道隐藏在角落里的到底是什么呢?
高建彬给王勇刚回了电话说道:“王勇刚同志,我看过这篇文章了,我需要澄清的是,我到孤凤镇去走访这个事情是真实的,我反对群众铺张浪费大操大办也是对的。但是我并没有要求婚礼从简,而且我只是建议群众采券体婚礼的形式节约开支。你也知道。孤凤镇的群众的确以前生活很艰难,现在通过新的农业改革模式。大家的日子总算是可以喘口气了,可是这只是开始,以后需要投入的地方很多,现在干点事情到处都需要钱,我们的财政也没有能力照顾到方方面面,能节省就要节省一点。”
说到这里他也动了感情,再次说:“在我们这个层面的人有时候的确想不到,部分群众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去年的时候孤凤镇一个务农的三口之家年收入,只有三千多元,甚至于比不上我们半个月的工资,日子过得非常艰辛,可是辛辛苦苦劳动一年的时间,为了照顾自己的面子和风俗习惯,就把自己的血汗全部投入进去,明年拿什么来搞生产增收,有什么基础让自己一家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所以我对这样的做法是进行了引导,而不是硬性的要求,说我粗暴我是不认账的,纪委督查室可以实地去检验我的话是不是正确的。”
很快这篇文章在网络上面引起了轩然大波,支持高建彬的网民把看似来势汹汹的评判者们攻击的体无完肤,点击量很快就超过了三千多万,然后《聚焦周刊》的大记者俞雪颜也亲自来到孤凤镇进行暗访,然后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就叫做《没有事实作为依据的言论脆弱的不堪一击》。文章中写道,移风易俗并不是高建彬自己提出来的,这是国家大力提倡的新生活,最先说出这句话的是《荀子?乐论》,那个时候就要讲移风易俗的科学风气,对此,孔夫子也有过类似的话。
根据暗访的事实发现,孤凤镇的群众根本没有听说过高建彬有此类的要求,他对于婚礼只是摆事实讲道理,说服大家把钱用在刀刃上,为来年的发家致富准备好基础。而且群众高度认可他的话,并且对作者这类不负责任的说法极为愤慨,强烈要求媒体予以澄清。该文章的作者完全没有依据,属于夸大捏造来蒙骗吸引读者的关注,有诽谤的嫌疑。而且作者蓄意的利用网络媒体来攻击领导干部,反对国家移风易俗的主张,似乎这篇文章里面另有内情。
俞雪颜的文章就像是一条导火索,前段时间来到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