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技击之士(二)【二合一】(4 / 8)
头,权当作为招呼。
『居然还有楚国正规军出身的人……这些人,莫非都是逃卒?』
鸦五心下暗暗吃惊。
逃兵这种事,在各国军队中都屡见不鲜,有些是因为受不了军旅生活的苦,有些则是无法承受战争引起的压力,除此之外,就是因为犯了种种军纪而逃亡。
这种情况,就算是在魏国的商水军与鄢陵军中也曾发生过。
魏国的商水军与鄢陵军,其前身乃是魏太子赵润在初战打败了楚国暘城君熊拓后,所收编的五万名楚国军卒,当赵润后来下达了「破城后禁止屠戳城内百姓、禁止抢掠城中百姓财物」的严令后,其中有些人仍难以改变其恶习,依旧在破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因此以违反军纪的罪名被拘捕,有些情节较重的,甚至被当场处死。
这就引起了一些士卒的不满:我们冒着性命危险为你赵润攻城略地,破城之后,难道就不能任由我等放松发泄一番么?
于是,不少士卒心怀愤恨,趁机逃离了魏军营寨。
这类事,起初屡见不见,甚至于在魏国其他军队中也是司空见惯,直到后来魏太子赵润提高了军卒的待遇,几乎使每一名士卒都能拥有田屋,这才使得抢掠敌方百姓的现象大大减少:为了抢掠那么点东西而断了前程,失去了所拥有的田屋与优厚的士卒待遇,不值得。
因此说,如今的魏军很少很少有抢掠敌国百姓的事情发现,那并非是因为魏卒的思想觉悟有多么的高,只是因为魏军军纪严明,更要紧的是,魏太子赵润提高了他们的待遇,因此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让他们看不上抢掠敌国百姓所带来的那点收益。
后来鸦五才知道,这个魏国镇反军出身的百人将老昌,就是一个曾经触犯军纪而逃亡的家伙,罪名是奸**人。
而另外几个,韩国邯郸军出身的张合,是在「魏韩第二次北疆战役」时期,邯郸军被魏将姜鄙打地崩溃时逃亡的士卒;卫国顿丘军出身的刘石,是在「魏韩第三次北疆战役」时期,当韩将司马尚率领八万军队从顿丘登陆,一口气攻陷了卫国东部的期间逃亡;至于钟孟、钟伯两兄弟,则是「齐鲁魏越四国伐楚战役」时间,齐将田耽击败了溧阳君熊盛的期间逃亡。
正如鸦五此前所猜测的那样,皆是逃卒。
而不可思议的是,在齐国的重金赏赐诱惑下,这些各国的逃卒们,也纷纷涌到了齐国临淄,成为了技击之士。
不得不说,这些以往是正规军出身的各国逃卒,可比那些草莽游侠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