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1 / 2)
早晨,李达陪同心情不好的自家土地练习了一遍太极拳。就带他到书房进行总结。
是的,总结。这是李达教导他帝王学的第一个本宁。不仅仅是一个皇帝,就是一个人都要学会进行总结。他是一个人对过去自己做的事的一种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行为。而作为一个未来的皇帝他更应该指出应汲取的教训,以便今后做得更好。
所以王猫儿也没有管,他虽然心疼孩子,但也知道李达是在教导他。
[对昨天的比试有什么想说的吗]李达看着沉默的孩子,率先开口道
[。。。。昨天,嗯。。我输了]弱弱的声音
[所以呢]
[给师傅丢脸了]小孩的头都快要到地上了
几秒后,却只感受到一只手覆上了头顶,轻柔的拍了一拍。
[没有哦,是给师傅长脸了]李达笑道
[可是。。可是。。。]小孩红着脸,可是了好久。
[大哥哥,学问好不好啊]
[。。。好]
[那些私塾先生的学问好不好]
[没有先生好,但是。。。。但是还不错啦]小孩变溜到
[可是他还是当不了官]
小孩沉默良久[是贪官吗]
[是,也不是]
=-=???什么意思。
[知道怎么当官吗]
[知道是举孝廉]水明辉很自豪,因为这是父王教的。其他小孩一定不知道。他以前就不知道。
[那你知道举孝廉主要考察什么吗]
[要。。要。。。。先生我不知道]
[要知道寒门子弟要出头基本只有一个办法,如果他不依仗士族的话。那出头的门坎就是举孝廉。可孝廉不是那么好弄的首先你要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当然就这你也不是就可以当官了。]
[为什么]孩子的思想是简单的哪怕他是皇家的,首先他还是个孩子才七岁。他的思想就是既然他达到条件为什么不可以当官呢。
[因为啊,他有期限和名额的。察举孝廉,为岁举,即郡国每一年都要向中央推荐人才,并有人数的限定。□□以后,察举一途成为入仕的正途,举孝廉亦成为一种政治待遇和权力。但鉴于各郡国人口多少不同而名额相同造成的不公平,故至先帝之际,又改以人口为标准,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