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4 / 6)
回青城接管家业。
那景渊还不得跟去青城做上门女婿?!
丝毫不怀疑自家儿子能做出这事,长公主赶紧问道:“方才景渊入宫觐见,可是听说皇上对胡家另有赏赐?”
长公主有一点猜对了,经历了前世种种,阿瑶心中对胡家执念很深。喜欢景哥哥是真,可在她心中守住胡家家业更重要。这不仅是她的责任,更是她最大的底气。
所以这会她满脸期冀地看向小侯爷。
陆景渊也没有卖关子,“胡家多年来造福一方,近来又是屡立奇功。从带头募捐军饷到协助平叛,再到捐赠军衣,近来又是购置粮种解百姓危机,每一件事都足够显眼,皇帝舅舅也都记在心里。因吴有才谋逆暴露出诸多问题,皇帝舅舅深感如今朝廷缺乏能臣干吏。胡家世代居青城,又主司农桑之事,最是了解当地情况。胡老爷亦是饱学之士,其品行才能可堪大用。”
他说了一大通,几乎将整个与皇帝斗智斗勇的过程都说出来,唯独没有提及自己虎牢峡拿命换来的功绩当做筹码之事。
阿瑶很容易便听明白了,“也就是说,阿爹很有可能被授官?”
陆景渊点头,其实皇帝舅舅也没把话说死。虽然在乾清宫内他想出的法子很好,可这事说好听了是举孝廉任贤能,说难听点便成了卖官鬻爵。此风不可开,不然上行下效,整个朝堂将充斥着心术不正之辈。
“江南布政事关重大,任命前应该还会再行考校。”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当场考校,其声势比之科举殿试有过之而无不及。路他已经给铺好,机会摆在那,胡九龄要靠自身本事压下朝中反对之声。
这也是小侯爷的底线,偏心归偏心,但他不会做有损家国天下之事。
阿瑶也明白他话中意思,她对阿爹是一万个放心。想当年阿爹也是东山书院有名的才子,其才思敏捷不亚于前世那个盛名累累的宋钦文。若非胡家八代单传无法脱身,他定会走科举那条路。
“阿瑶代家父谢过侯爷。”
“还叫什么侯爷,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
长公主戏谑的声音传来,阿瑶先是一愣。单线程的脑袋这会终于有功夫去想其它。能打破科举的藩篱推阿爹入朝为官,景哥哥得费了多少功夫?他对她的心意是如此明确,她又怎能因为一点小小的困难而轻言放弃?
再度抬起头时,她脸上羞涩已经全数退去。起身从罗汉床上走下来,她跪在长公主面前,满是歉意地开口: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