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3 / 4)
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了弟弟平王的心境。
但他可不是平王那蠢货!
迅速稳住神色,他正正官帽,对着高台上桀骜不驯的少年笑得一脸春风和煦。
“本王途经青城,恰闻此地有盛事,便停船前来凑个热闹,没想到竟然看到了定北侯。叨扰之处,还望海涵。”
伸手不打笑脸人,堂堂一个王爷都已经这般放低姿态,换做常人早就借坡下驴。可陆景渊偏偏不是寻常人,面对靖王的作揖,他不闪不避全盘接受,再开口时嘴却像淬毒似得:
“既然已经知晓会叨扰,那就不要来。来都来了,扰都扰了,一口一个本王摆出高姿态,嘴上却说着什么海涵,在场这些商贾谁又敢真追究你过失,简直虚伪至极。”
静静混在人群中的墨大儒眼前一亮,小侯爷这番话简直说出了他的心声。先前他许多歪瓜裂枣的徒弟,就是这样被当权者强塞进来的。嘴上说着严加管教,可那些王公子弟,尤其是纨绔的王公子弟,哪个背后不有一个无原则宠溺的靠山。他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有些人就爱仗着权势欺负人,偏偏还做出一番客气姿态。
空海老和尚这徒弟教得不错。
前面小侯爷种种努力未能换来墨大儒的丝毫认可,可今日他这番毒舌却是歪打正着,直直说进了阿瑶这位师傅的心坎,让其不由开始对他慢慢改观。以至于到后来两人成亲时,他临阵倒戈开始劝诫胡九龄。
不畏强权、刚正不阿,小侯爷当真不错。
离京日久、寄情于江南山水的的墨大儒全然忘记了小侯爷先前有着怎样狼藉的名声。虽然他只是个侯爵,论爵位远远不及太上皇亲子的靖王、平王之流,可对上这些人他却从来都没怕过。
何止是不怕?当众被闹个下不来台的靖王心下苦涩,这些年到底谁才是王爷、谁才是侯爷?
余光看着周围气派的装扮,他本被沈家女信中所提及的丰厚利益引至此地,然而在被陆景渊这般不留情面地羞辱后,再行事时他反倒多了几丝赌气的成分在。
“既然定北侯已经将话说到这份上,那本王也有话直说。论理,青城不过是州府治下县城,缘何一县绸市开市,所用排场竟如此高。这般多的黄金,可是违制?”
来了!先前对胡家这般排场羡慕嫉妒恨的少数商贾神情振奋。沈家失势以来,这些商贾夹着尾巴做人,日子不可谓不难过。可在青城绸市开市前夕,他们突然从沈家接到消息,让他们当天便宜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