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95-朝堂争议(2 / 4)
为太子平反不成?“那你说该怎么办。”
见他也不冲动了,婉碧也稍稍的安下心来。苏丰是一介武夫,性子有些急切,她最怕今日苏丰不听劝告一意孤行。“这也是昨晚我没有叫醒爹爹的原因,这件事急不来。过两日就改上朝了,若是这些日子得不出个所以然来,皇上定会在朝堂上听取众臣的意见,到时候爹爹再从中劝说也不迟。”
听她这么说,好像也是可行的,苏丰也只能听着她的等到两日后朝堂上再辩个雌雄了。
两日后众臣在殿外等候时纷纷在议论这件事,这已经闹得满城皆知,再也藏不住了。
今日的朝堂上,分派则更加明显了。瞿毅一方自然是按照瞿毅的说法来辩,好把太子一网打井。瞿尧一方自然是要极力辩解的,瞿尧一倒台便只有瞿毅称霸,他们这些跟随瞿尧的人以后的日子自然是不好过了。
果然当皇上说出了这件事的时候朝堂上立马有人站了出来。
“皇上,微臣以为,这件事与太子脱不了干系。无论是供词还是墙壁上留下的血字,种种迹象表明这一切都是太子所为。”
立马又有太子一方的人站了出来辩驳,“吴尚书此言差矣,虽然这些确实是可以当做证据,但是又有谁敢保证这些证据几分真几分假?”
吴尚书端了工部狄尚书一眼,说道:“这几分真几分假不是你我说了算,而是皇上说了算。可不管是真是假,这两桩事可是清清楚楚的摆在了众人的面前。”
“若是太子所为,那他为何还要自投罗网呢?”
“这就是太子的高明之处了。”吴尚书不以为然,“他见那些蛮人背信弃义于是便杀害了那些蛮人,但怕有什么不妥之处所以又回去查看了一番,这样一来又能确定是否还有存活的蛮人,又能让大理寺卿作证这件事与他无关。可他千算万算还是算漏了一点,他不知道还剩一口气的蛮人竟会在墙上写下他的名字。”
说着,吴尚书嘴角扬起了一丝笑意,“狄尚书或许有所不知,就在昨日大理寺卿检查蛮人尸首的时候搜出了一张供词,那张供词上与他们原先所言相差无几,可是指证的人却大有不同。那张纸平整无褶,与一般供词无异。但是太子或许忘了,这大理寺是什么地方,怎会容得蛮人随意拿纸拿墨,并且如此小心的把纸张折好,在慌乱之中他们理应胡乱的塞入衣襟之中,好不让人发现。”
这一听,狄尚书就有些不知所措了,他进入这大殿以前可从来没听说过还从蛮人身上搜出过什么供词啊。他蹙眉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