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圣战永恒(9 / 11)
刚建国,没国号,自己想了两个国号,一为朝鲜,一为和宁,上报到南京请明太祖朱元璋选定。朱元璋认为“东夷之号,为朝鲜称美,可以其本名而祖之”于是选了“朝鲜”。
明太祖朱元璋为朝鲜定国名为之后,任免李成桂为“权知朝鲜国事”。后来任命他的儿子为朝鲜王。相当于明朝的郡王。从法律上说,朝鲜是明朝的一部分,明朝政府委派朝鲜王统治朝鲜。所以每个朝鲜王即位的时候都要经过明朝批准。朝鲜大臣其实也是明朝的大臣。有过朝鲜国王不忠于明朝而被大臣废除的例子。朝鲜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按照明朝郡王的级别,这个制度一直持续倒满情入侵朝鲜。
顺道说一下,满清与明朝争夺天下的时候,当时满清要求朝鲜“独立”,并帮助满清打中国。朝鲜王说:我跟明朝的关系就是儿子和父亲的关系,哪有儿子帮助外人打父亲的道理!最后,满清占领中国之后,朝鲜才不得不屈服于满清,但依然使用明朝年号。在朝鲜内部称满清酋长为“胡皇”。朝鲜还保持明朝的所有制度和风俗。朝鲜李氏王朝一直视清朝为犬羊夷狄,私下称清帝为"胡皇",称清使为"虏使"。除对清朝的公文贺表之外,一切内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庙、文庙祭享祝文,仍用崇祯年号。直到清末,仍有私人笔记书写崇祯年号,以至竟然有"崇祯二百六十五年"的纪年。1704年甲申,明朝灭亡六十周年,李朝肃宗自宜春门诣禁苑坛,以太牢祭祀崇祯皇帝。又命汉城府在后苑春塘台设"大报坛",祭祀神宗皇帝。1749年又以明朝太祖、神宗、毅宗并享大报坛,并于三帝即位、忌辰日行望拜礼。由于是附庸国,朝鲜的统治者不能称「皇帝」,只能称「国王」;王后可尊称为「中宫殿」或「中殿娘娘」。至于当时明朝与朝鲜两国往来,无论是商讨国事,还是出席国宴,那管出席的明朝官员官阶不高,朝鲜国王最好是亲自迎接;如果明朝官员要到其它地方,地方官员必须出迎。国王会安排明朝官员入住专门接待外宾的「太平馆」,并派专人照顾他们的起居饮食。总的一句,明朝官员会在朝鲜得到礼遇,且招待周到,因为那时的朝鲜,中国才是真正的的主子。由于《明史》为清朝人所杜撰,很大程度上歪曲了明朝的历史,在当时,明朝的影响颇深!
韩香微微的道:“如果公子是明国中土人士,我……我就不那么担心了!”
按例,朝鲜当时只是明朝的郡国,对明朝一直视为主子,明朝人来到朝鲜,都是备受尊敬和不能侵犯。这村里的规矩,少女带男人回家会被处罚浸猪笼,可是如果带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