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寒波澹澹起(2 / 3)
,浅了容易被人笑话。深了不免又有些刁难,轻重难以把握。
徐清长才名满天下,只要得到他承认,自然不会落下话柄。
贺知行也想看看李志常究竟有何过人之处。竟然让先生如此看重,让他出迎。
毕竟李志常太过年轻。不像是那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前却在潜心著述的隐士。
李志常自无不可。
徐清长从长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画轴,将其展开,道:“来之前没准备什么礼物。偶然得了两句词,觉得还行,便写了下来,准备作为礼物送给老先生。李兄若是能替我就着这两句,写出一首词,在下定当感激不尽。”
这画轴展开,包括贺知行在内的这些儒生,都看得清清楚楚。
徐清长的书法的确上乘,脉络清晰,有血有肉,在书法的造诣上,包括贺知行都自愧不如。
更让他们惊讶的当然是徐清长字的内容——‘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文字直白简单,意象也很平常,可是徐清长却能用他漂亮的表达方式,将自身的感情自然流露其中,将他的情感传递的更准确,几乎让人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即使贺知行身边的两名儒生对徐清长有些鄙夷,此刻也理解了对方的心情,对徐清长的遭遇产生了同情。
这种文字天赋,也让人折服,不得不承认徐清长才子之名,绝非偶然。
李志常却摇了摇头。
徐清长见状,说道:”难道李兄认为我写得不好?”
李志常悠悠地道:“徐兄两句的确不错,却还有些匠气。”
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两句虽然还未成词,但也已经将他过去的心境,精准的表达出来,足以为他得意之作。
李志常这样说,即使徐清长心中光风霁月,也不免有些生气,回道:“那还请李兄赐教。”
李志常对着小武道:“小武你去替我折一根树枝来。”
小武得应一声,道:“好呢,老爷。”
身子一闪,就突兀的消失,到了百步外一棵大树下,折了一根树枝,犹自带着几片嫩叶,随即眨眼不到的功夫,就又回来。
恭恭敬敬地将树枝交给李志常。
在场诸人也是见识颇广的人物,刚才小武那一手轻功,放在武林中也不多见,由仆观主,更显得李志常格外不凡。
只有红衣少女狠狠瞪了小武一下,小武不甘示弱,还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