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6 / 8)
。
便是顾如玖自己,也站在这个框框中间,看着框外的风景,却不踏雷池一步。所以她对张台这样的女人,心里是怀着几分敬佩的。
一个有才华的人,本来就值得人尊敬,无关他是男是女。
“你……是个很有才华的人,”顾如玖看着张台道,“我记得历史上,曾有过女子为官,女子做巡按的前例?”
张台起身朝顾如玖行礼道:“回娘娘,确有先例。”
只不过都是昙花一现,就犹如大海中的小浪花,惊不起多少涟漪。
顾如玖点了点头,沉默片刻后道:“你先回去吧。”她转头对白贤道,“白公公,送张先生回去,告诉天牢的护卫,不可为难张先生。”
听皇后娘娘称张台为“张先生”,白贤心里便有了数,当即便应了下来。
出了乾坤宫,白贤笑着对张台道:“张先生是有福之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请不用担心。”
张台不是傻子,自然清楚白贤这话是什么意思,她转身朝乾坤宫的方向行了一个大礼,拜了三下后,才跟在白贤身后离开。
朝堂之上,文官们正在为张台一事争论不休,大多人认为张台所犯欺君,罪不可恕。而也有部分人以为,张台乃是难得的人才,不能因为她是女子,便否定她的一切。
两边人各执一词,吵得天昏地暗,也没有得出一个结果。最让大家奇怪的是,就连陛下对这个案子也没有马上做出决断,而是任由文官们讨论,似乎对这个张台还没有下定主意。
能站在这里的,大部分人都不是真正的庸才,他们也都看过张台的答卷,知道她是个难得人才,甚至在不知道她是女人之前,有不少人都认为她大有所为。
只可惜世事难料,谁能猜到有这经世之才的人,竟是个女人呢。
“陛下,臣以为张台此举乃是败坏朝纲,影响陛下您的声誉,此等欺君大罪,理应当斩,”一个文官出列道,“不然日后便会有更多的女子效仿此女,引得天下大乱,此例万不可开。”
“嗯,”晋鞅看着这个文官,若有所思道,“可是此女有如此才华,若是斩首,岂不是可惜?”
这位文官道:“陛下,我大丰人才济济,又岂会缺有才之士,但是规矩却不能乱。”女人考什么科举,在家好好待着便行了。
此言一出,不赞同他这话的人,又开始掐了起来。
等这些文官互掐得差不多以后,晋鞅才道:“古有文王求贤若渴,天下良士不拘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