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尘土烽烟路,爱在离别时(3 / 12)
,晋军已轻骑过徐州,兵抵宿州。
漫天的硝烟卷起层层乌云,震天的嘶吼染红了河山万里。
战车、炮火、马嘶、旌旗,晋军铺天盖,绞杀一般直入南晏土地。
鲜血在空中飞溅,不足三个月,晋军已踏过半壁江山。
在钢刀、铁蹄和炮火之下,对无数个民间家庭来说,将是永远的生离死别。可对于掌权者来说,他们看不见鲜血与离别,只能看见一个又一个关于死亡与胜负的数据。通讯的落后是古代战争的弊病,等赵绵泽知悉晋军已过宿州时,已是建章四年的五月初五。
历时四个多月的战争,晋军势如破竹。
在他们的铁蹄碾压之下,南军如同陷入了一场噩梦。
但这一场同室操戈的战争持续太久,不仅南军乏了,晋军也乏了。
建章四年五月,晋军驻扎在灵璧,十日未动,成了至沧州开战以来,历时最久的停顿。
也因为这次停顿,让一直在屁股后面吃着灰尘死死追击的耿三友,也到达了灵璧。
无数人都在猜测赵樽突然勒令驻扎灵犀的原因,并为此议论纷纷。因为他的行为太不合常理。如今晋军攻势大好,他一鼓作气直入京师拉赵绵泽下马自己称帝才是王道,停下来与耿三友率领的主力相遇,又是在数月疲乏行军的情况下,不是找死么?
机会是留给聪明人的,战机就在面前,耿三友大喜,连夜往灵璧追来。
沧州之后,晋军面临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就在面前。
可元祐、陈景、丙一等人心里的紧张感,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晋军的铁蹄看似无坚不摧,但他们却知道……赵樽变了。
在大战面前,他似乎没有了那种与生俱来的战斗精神。而他仓促停留在灵璧的理由,说来也有些好笑——只因有人传信称,曾在灵璧看见过夏初七的身影。
这难保不是敌人施的诡计,就为拖住晋军的行军步伐,让耿三友追上来。
任何一个有头脑的人,都不会相信,但赵樽却似乎信了。
或者说,在历时五个月的寻找之后,只要有一点关于她的消息,赵樽都不想放弃。
随着夏初七离去的日子,一日一日逝去,赵樽平静的面容上,憔悴,阴沉,冷漠,形如罗刹。让他身边的人,无一个不小心翼翼。而以往的战争中,他拼着的一股子狠劲儿,也在她连续五个月的失联后,涣散了。别人有所不知,但他身边的几个人却知道。他与赵绵泽决战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