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 我叫赵东臣(3 / 4)
也要住到大姐家。
可惜奶娘的女儿和他一起生活十五年,也没有生育,陆氏仅有半个月时间,却生下了赵东贵。
赵庆明在河前县领着百姓筑堤抗洪,那大坝现在还好好的,他却累死了。噩耗传开。全县百姓失声痛哭,自发缟素三天,为其守灵。这消息传到京城,皇上下旨旌表,恩荫妻、子,可恨那陆氏还得了一个七品夫人的诰命,赵东贵也有个八品的官衔,长大后,在兵部得了个实缺。就是专管给军户发粮食的,官儿不大。油水不小。
河前县的百姓,却只认那奶娘母女,有十几家大户,捐出银两。为她们买了上百亩地,这母女靠地租过日子,听说日子过得极淡泊安宁。
叶儿在两天时间里,就知道了这么多。背着人,刘应东悄悄告诉她:“这些都是真的,和我以前打听到的差不多,卫城百姓都是这么传的。”
叶儿觉得很棘手,这沈氏还真是个滚刀肉,为了钱财。无所不为,什么尊严体面,甚至连青春都能出卖。脸皮够厚,心地够黑,手段也够狠。
女人一般是不能进祠堂的,不管这阵子沈氏如何闹腾,二老太爷还是如期开祠堂祭祖,先迎了洪氏的牌位进去。让小一辈的都祭拜了,接着把刘应东的本名赵东臣记上族谱。连正儿,都叫了赵正显,是赵家嫡出的长子长孙。
叶儿这天,也去祠堂祭拜,女人一辈子,就这一回,只有进了祠堂,她才能上族谱,是妻子的身份,否则,就是妾,大概娶为妻奔为妾,就是这么来的。
陆氏说她嫁来时,赵家并没有告知自己是续弦,她不承认洪氏,还拿出自己的官身想要压制二老太爷,不想二老太爷拿着知县大人的判决,和陆氏争辩,两人谁也说不过谁,陆氏最后带着儿子走了,这些年,赵家除了沈氏和其爪牙,其他人看她时都是白眼仁,背后说她是骗子,她也没脸在这里生活,便跟着儿子搬到安平城去了。
不管沈氏、陆氏承认不承认,反正刘应东这个赵东臣的名字是叫定了,平日里,大家都叫他赵大爷,叶儿则叫赵大奶奶,小正儿,是大少爷,腊月则是五小姐。
赵家还真是人丁不旺,二老太爷大儿子两女一男,二儿子仅有一女一男,到了正儿这一辈,二老太爷的两个儿子,都是先生女儿,男孩子就比正儿小,赵东贵也仅有一女。
叶儿夫妻在卫城住了十天,把赵家族中的长辈全都拜访了一遍,也接受了比自己小的族人的拜见,然后,就去了梅林县看望张家老太太。
张老太太经过一个多月的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