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1 / 4)
周容浚的极端沉默,柳贞吉并未去安慰。
并不是她不想安慰,而是她就在这,就在他身边,他知道只要转身,她就可给他温暖怀抱。
他不说,可能安静才是他最需要的。
文帝是在一个清晨,在一家人共用早膳的时候走的,皇太孙只喂了他的祖父两口清粥,他的祖父就这么去了。
文帝死了,按他的遗旨,丧事通报天下之后一切从简,所以在一月之后,太子一家与赶来的重臣阁老,送了大周朝这位皇帝入葬。
十二月隆冬,太子回朝,登基,尊号承武,年号元昌。
**
元昌一年,春。
这一年的开春,雨水不断,江南不到三月,河水就已决堤,而春涝之后,紧接着的夏旱,标致着风调雨顺的定康好景随着文帝的死去也随之消失。
这年七月,全国河水断流,各国起了说皇帝不仁不孝,老天代惩的流言蜚语。
此声响于江南民间,传到京中,已是八月。
重灾的江南旱情依旧没得到缓解。
江南地势得天独厚,乃大周百年富庶之地,别的地方只能种一季的稻谷,在南方就能种上两季,春夏的水灾与旱灾直接毁了江南百姓的生计。
八月中旬,皇宫,承武皇周容浚在议政殿昏倒,大内大总管急令手下人去叫承武后,随后才叫太医。
与周容浚同享尊号的柳贞吉此时不在宫中,上午宫外有人传来消息,说皇后的母亲也氏已然不行了,皇后已匆匆出了宫去。
皇上昏倒,醒来若是没有皇后在身边,此事非同小可,皇后宫里留守的人快步去大总管那拿了出行令,去了宫外唤人。
这时的柳府,孔氏已没有进出的气。
承武后哭得上气不接上气,拉着母亲孔氏的手不放,等到宫里来报,说皇上昏了过去,一时之间,胸口一阵热血翻涌,差一点昏了过去。
柳家只有她大哥在,二哥还没赶回来,亲姐不在京中,柳贞吉不放心柳之程,留下带来的女儿和贴身掌事姑姑梨云等,只带了几个宫女就回了宫。
她是临时出的宫,又是低调行事,便连代步的车辇,也只是外形普通的马车。
回去之时,不知遇上哪家进京的大户人家,大大小小十几辆马车,二十多辆牛马,把通往皇宫的要道,也就是京中最繁荣的正仁街挡住了,马车一时过不去。
随行侍卫要喝道,被柳贞吉制止了。
好在正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