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入学01(1 / 4)
既然已经把孩子们这几年的计划做出来了,那现在便是付诸行动的时候。一般学堂都要过了元宵才正式上课,但正式跟夫子见一面都是在正月十二,今天是初九,一些商家已经开始开了门做起了生意,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是肯定要备上一些的,虽然之前王政买了两套过来,但过于贵重,对于刚要入学的娃儿来说用起来太浪费,特别是林儿稚儿,以他们的调皮劲儿肯定没几天便废了。我是什么人?可是活脱脱的财女一枚,怎么可能把一套十两的笔墨纸砚轻易拿出来,但毕竟要让孩子们学好还是得下点本钱的,反正下午没事,便带着孩子们去了文墨坊买了一堆的文具用品,在这古时候读书果然是很费银子的,国家不仅没有补贴也没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这每个月的素绢半两银子就够受了,毕竟这边一个壮汉子累死累活的一个月赚一两银子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不要说这笔墨纸砚了,一刀普通的宣纸居然要价十文钱。拜托,别看这一刀挺多的样子,这古代的毛笔字可不是现在的铅笔字,特别是刚学写字的小孩肯定是不会让他们写蝇头小楷的,没几个字就用一张纸,最主要的是这个时代不如二十一世纪那般写错了字还可以用橡皮擦,在这里写错字那只能换张纸继续写了。
还有这个古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书包,店里头也就卖那种成年书生背着进京赶考用的背篓,问方嫂子原因才知道由于这古代经济落后,有钱的少爷家里都养着专门的绣娘,自然不需要从外头购买,而穷人家的书生也就用家里缝的粗布包顶着用或者随便用一块布包着书本就成了,当然为什么书包没做成产业链主要还是因为在这古代读书人太少了,那么消费群体自然就少。书包自然便不会出现在市场上了。
没办法,自己只好扯点布回家准备画个不显眼但实用的书包图纸出来,反正方嫂子的手艺还是不错的说。
人一忙,时间便过得很快,一晃眼便到了正月十二,我和方嫂子便带着四个穿着新衣裳背着新书包的孩子去了学堂跟夫子见上一面,让森儿来学堂是我和方嫂子商量了一个晚上才决定下来的,不说找孟大夫这事儿快的话就能马上当个学徒如果慢的话拖个半年也是可能的,再者森儿现在还不识字,到时候当学徒又要认字写字又要认药材药理人肯定忙活不过来。再加上森儿确实不属于聪明的那一类,于是便和森儿商量半天,最终敲定让森儿上一年的学把一些基本用字认得差不多再送到孟大夫那儿。
“娘。四个哥哥都要去学堂了,颜儿也想去。”颜儿依偎在我的怀里撒娇道。
此时我正和方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