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把人逼疯的节奏(2 / 4)
外香”。
记住:这里只收现金!
在20世纪初,京城最出名的三大私家烹饪:军界的“段家菜”、财政界的“王家菜”、银行界的“任家菜”都随着官府老爷的盛衰而起落,最终灰飞烟灭。而飘香阁,这个清朝官僚家庭产生的私家菜却由于独树一帜的色、香、形等特点得以扎根京城。
这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内务府大臣厉子嘉后裔的私房菜。
厉子嘉是清朝的内务府都统,深受慈禧信任。
御膳房每天的菜单都由他审批,慈禧、皇上吃的菜,他都品尝过。
每次看过菜谱,他都牢记在心,回家后一一记下,晚年整理出一套菜谱。
飘香阁的稀缺之处还在于:食客不许点菜,因烹制过程复杂,做菜的人得忙活一天才能做出一桌。
没有招牌,只在小院门口挂个白底红字的小灯箱上书“羊房11号”,此外无与餐馆有关的标志。
餐厅内有一张10人用餐的餐桌就占了屋内大半面积。
墙上挂着末代皇帝溥仪之弟溥杰所书“飘香阁”三个大字。
记住:这里从不做广告,飘香阁的大名全靠食客们口耳相传。
这里只有套餐,共十几套,每套从18至22种菜不等。黄焖鱼翅、原汁鲍鱼、京味龙虾和清汤燕菜等等无不令人叫绝。
就是这样一处低调奢华的胡同馆子,食客的单子上却排着一串显赫的名字。
国家元首、世界首富、拳王、国际巨星、石油大亨、跨国ceo简直信手拈来。
在这里,让你享受和各国元首、名人同等尊贵的待遇!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物都必须提前预订。
四个人下了汽车,步行来到飘香阁,里面是环境优美、曲径通幽的三进院,原是清朝一个贝勒爷的侧福晋的私宅,光一棵枣树就有240年的历史。后院中的拴马石桩,竟是明代之物。
叩开门环,进得院内,感觉不像是进了餐馆,反倒像是回到了家中。
刚一进来,马上便有一位穿着旧式长衫、戴着瓜皮小帽的男人笑脸相迎,抱拳拱手,一张嘴甩出一口流利的京片子,“哎呦,这不是叶公子嘛,好久不见,哪阵香风把您给吹来了。”
叶子健大喇喇的点点头,一指叶承欢:“今天请我哥哥来吃饭,小心伺候着。”
跑堂的男人认真打量了叶承欢几眼,有点儿纳闷,叶家的大公子不是叶子明么,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