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地下长城(2 / 4)
早期预警系统是不完备的,报警中发射是非常危险的。
神州认识到,加强、坚固发射井是必败之道,于是神州核潜艇技术于美、苏之后产生。
神州为避免非常脆弱的发射井基地部署战略弹道导弹,取而代之的将洲际导弹藏入地下隧道和深山峡谷中加固后的洞穴。
那些导弹在洞穴中得到保护,移出来发射。
这种部署的命令控制要容易得多。
挖隧道不需要高技术,只要**和混凝土,加上热情的从不缺乏的年轻士兵。
神州各地有许多巨大的山脉,所以在神州各个地区都有着用于战略导弹力量的地下隧道网络。
即使你可以用数万颗核武器把它们统统扫除,问题是,这么多的核弹头在地面爆炸,如此多的尘埃被抛入高层大气,在平流层中向全球扩散,阳光将被阻挡,我们将进入真正的‘核冬天’,这显然是个很不美妙的画面,即使我们在美国的朋友也不愿意看到。”
叶承欢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情报,看来黑洞虽然个人生活方面比较混乱,但在本职工作上还是比较称职的。
“这个和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有关系吗?你是不是扯得有点儿大了?”
“请听我解释,事情是这样的。如果要获得一张全地形匹配电子地图,最快的方法就是借助雷达侦察卫星。现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雷达侦察卫星就是美国的‘长曲棍球’号,可即便是它也只能达到5米的探地能力,而神州的地下工事一般都在二十米以上,侦察卫星根本探测不到。
众所周知,神州是玩坑道技术的老大,大量核设施和高端精密武器绝大部分都在地下,如果燕京叶家存在地下工事的话,以叶家的特殊身份,一定不会是挖个酒窖那么简单,那么我推断极有可能会与那些复杂的军事坑道相连,那样的话情况就要复杂得多。
我们就来举地下核武的例子。
其实,发现一国地下核武储藏地点经纬度,以及地下通道大至几何尺子不难,难的是,战时首波攻击采用何种手段将其摧毁?
何况有些地域貌特征与经验识别能力一致。这就不是采用卫星,高频次侦察、判读、识别确认得了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修建的地下战略设施,就人们今天具备的一般概念性认知,没有一国的地下战略核储藏地不暴露在阳光之下。
不管你采用何种施工技术手段,不管核武器储藏地下何处。只要是人为的东西,必留下难以去除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