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紫云轩主人(4 / 4)
门即是养德园。
这是一所古式的大建筑群。
在养德园的大院内,被小的院落分割成一些较小的建筑群,作为首脑办会和居住的地方。
每个**建筑或建筑群都有名称,都挂有匾额。
在养德园大院的东侧,有一个院落,这个院落出入的门厅上的匾额为“天香书屋”。
在天香书屋的大门口,从挂着天香书屋匾额的过厅进去,穿过它去是一所院落。
这院落是标准的老燕京式的四合院的建筑形式,由东、西、南、北房合围成的院子。
院子里没有一株花,也没花的馨香。
只有数棵苍劲、挺拔的古柏,分布在院子里路径的边侧,像是忠于职守的卫士一样,笔直而严肃地站在岗位上,显得凝重而森严。
进院后,沿着向北去的小径,约二十余步,就到了北房门前的台阶了。
因为北房有较高的台阶,显得比东、西、南房高些。
在台阶两侧的窗下,各栽种着一棵约有胳臂粗的“伞槐”,也就是俗称的龙爪槐。
其树干直但不高,树枝分枝很多,而且都弯曲向下垂落,加上茂密的叶子,极像一把绿色的阳伞。
踏上数个台阶,抬头向上看去,在双开门的门框上方,也横挂着一块木匾,上面雕刻、彩涂着三个大字:紫云轩。
“紫云轩”三个字饱含着典雅含蓄的书香之气,唐朝著名诗人李贺曾经诵咏端砚曰:“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李白曾有诗句云:“东海泛碧水,西关乘紫云。”
从紫云轩大门进去,也是一个过厅。
这过厅东西两面的山墙上相对着各开一门,东侧的门里就是一间起居室。
而天香书屋因为是寓所院落的大门和门厅过道,这样天香书屋就成了这所院落的代名词。
一般人听到“紫云轩主人”这五个字,基本会以为是某个书斋文人的雅号,可是在国园,只有极少数人了解这几个字的真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