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十章 为了德国(3 / 4)
裸裸的支持维茨莱本等人了。
为了拉拢并打消那些军方高层将领们的顾虑,维茨莱本等人又是给在外头的各方将领发去了电报,并提及了德国临时军政斧已经和中国达成了战略合作的协议,中国不但不会成为我们的敌人,而且还会成为我们最为坚定的盟友,不用多久就能够结束战争,而且还能够保持德国战前的领土和地位。
这些条件在大部分高层国防军将领看来,是具有极大吸引力的。
临时军政斧刚成立没有多久,就有多位高级将领宣布效忠临时军政斧,当得知多位高级将领都相继效忠临时政斧后,加上中国第九集团军已经是磨拳搽掌,这不效忠的话,柏林的维茨莱本奈何不了他,但是中国人的第九集团军估计就打过来了。
所以亚历山大也是下了最后的决定,为了德国不至于在战后被瓜分,联合中国是最好同时也是唯一办法,当下定了决心后的亚历山大也是果断,当即就是宣布效忠临时军政斧,于此同时他也是按照德国临时军政斧的命令,率领部队立即奔赴意大利北部地区。
至于说奥地利的门户暴露在中国第九集团军面前,已经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了。
因为很多德国将领都是接到了同一个命令,那就是对盟军和苏军进行坚决的抵抗,以最大程度的努力来迫使英美苏三国进行停战谈判。
当天晚间,正在伊朗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外交部次长郭泰祺奉陈敬云的亲自指示,紧急率领代表团乘坐专机奔赴南斯拉夫北部城市萨格勒布,在那里他将要和德国临时军政斧的代表人员进行正式的会谈。郭泰祺,乃是中国新生代的外交家之一,中国早期的外交家以林长明、施肇基等人为主,后期就是顾维钧执掌外交部长达十余年之久。而第二梯队的外交家而言,1940届内阁的外交部次长秦拓麟算得上是一个,其人由务实而闻名,不过姓格上却是不太合陈敬云的胃口,而且前几年和陈华俊走的太久,所以1945年换届的时候,陈敬云就是把他撤了下来,换上了同样是第二梯队比较出色的郭泰祺。其人和秦拓麟一样,都有着长期担任驻欧美国家大使的经历,在1940年届内阁中担任外交部欧洲司司长,把他提起来担任外交部次长,主要还是为了配合顾维钧的工作,主攻欧洲外交。
次曰,萨格勒布郊区的中国空军野战机场里,已经有诸多人等候着了,大部分都是中国的军方人员,也有少数德国人,不用多时,天空中就是出现了数个黑点,几个较小的黑点是中国空军的护航战斗机F12,而较大的一架则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