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青岛和海防(2 / 4)
沿着上海周边密密麻麻的部署了众多的海防重炮,整个长江入海口周边的诸多海防炮台加起来,有着高达整整六门的十四寸巨炮,此外还有着十四门的十二寸巨炮,这等海防火力足以傲视全球其他沿海城市的海防火力。除了这些十二寸以上的大口径海防炮外,还有不少的八寸以及七寸和六寸重炮。正是因为长江入海口的巨大海防火力,以至于两年的中曰战争之间,曰`本的海军始终都没有动过前来炮击上海的心思。
作为经济战略重地的长江入海口部署了那么多的海防重炮,而作为中国海军主要基地的青岛也是不弱,四门十四寸巨炮和六门十二寸的巨炮足以让这地球上任何一支海军不敢靠近。
要知道,这些海防重炮的口径和数量相对于战列舰的主炮来说,数量和口径都是略差,但是陆地上的海防要塞炮相对战舰来说有着天然的优势,尤其射击精度和射程上,依托大地和高达百米以上的炮弹观测点,使得了陆地上的海防要塞炮的精度要比军舰的主炮强得多,再者海防要塞炮虽然造价也算昂贵,但是和战舰的造价一比起来那可就便宜太多了,两者相同口径之下的相互打击肯定是战舰吃亏的。
所以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海军将领,哪怕是敌人有一门可以威胁到自身战舰的要塞炮,也不会轻易冒险靠近的。
在东海大海战之前,中国海军一直都算是弱势的一方,为了仿制敌军登陆中国腹地,中国海军在各个沿海重要地区修筑了大量的海防要塞,包括威海卫、广州、福州、连云港等第都是修筑了不少的要塞炮,其中的广州扼守珠江入海口以及是京广铁路的重点,所以它的海防设施也不差,有着四门的十二寸巨炮以及两门的十四寸巨炮。
中国海军大量修筑海防设施,除了海军自身实力不足外,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年退役的军舰比较多,退役军舰上拆下来的主炮直接扔了可惜,而由于姓能过时也不可能继续二次利用上舰的,现在改为海防要塞炮算是废物利用了。至于自造的那一部分海防炮,除了八寸海防炮是海军主动订购的外,那些四门自造的十二寸四十五倍炮是上海兵工厂的练手之作,是中国为了发展大口径舰炮所毕竟的一个阶段,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上海兵工厂自造的十四寸四十五倍炮上。这些口径的舰炮不可能装备到中国最新式的战列舰上,但是上海兵工厂也是需要继续发展技术的,所以依旧试造了几门样炮用来测试,后来发现姓能还可以,于是就追加了几门装备到了上海以及青岛和广州这三个沿海城市去了。
中国的海防之路基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