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报喜不报忧(2 / 4)
午年间就有手摇式的哈奇开斯重机枪了,曰俄战争中重机枪大放其彩后,袁世凯更是把北洋军的每个镇都配属了二十四挺的重机枪,这个数量已经不比一战之前的各国列强少了。
轻重机枪的大规模列装最后抵达数百近千挺水平那是在一战爆发以后的事情了。
如此传统的北洋军自然不会对迫击炮这种新式武器有所排斥,北洋军之所以没有大规模装备那是因为现实限制,一方面是没有外购的途径,外国根本就没有类似产品,就算外国看到了迫击炮的潜力从设计到定型,然后再进行各种测试到量产估计也得一两年以后了,毕竟现在不是战争期间,不可能做到一两个月就完成上诉工作而大规模量产。而自造的话限于技术水平和技术工人的缺乏造成的产能过低,使得北洋军自造迫击炮的话很不划算,毕竟汉阳厂的工人就这么多,经费也就这么多,造了一门迫击炮可就相应的减少了其他军械的产量,加上迫击炮说到底还是新鲜事务,一时间能不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还是另外说,所以为了保险期间还是继续造五十七毫米山炮好一点。
如此种种加上国民军的六十毫米迫击炮专门打重机枪的事情也没有传北洋高层耳中,就让他们有些忽视了。
眼下听到损失的五挺重机枪都是被眼前这个不起眼的迫击炮给打掉的时候,不由得让他重视起来。
当即,一群人就是准备实验这个迫击炮,因为也没人用过,所以过程有些缓慢,半天后才是打出了一枚炮弹,虽然远处空地传来的爆炸声,也就代表着发射成功了,单纯如此看的话,应该是没有什么特别才是,徐树铮有些不理解为什自己的重机枪都被这些迫击炮打掉了。
这个时候,那个少校解释道:“刚才我们打的时候,那些国民军应该是用靠近了发射的,最近的一次不过两百米,而且打的很准,基本上三发急射打过来就能够打掉一挺重机枪了!”
徐树铮自然也是看出来了这个迫击炮的轻便,分解过后两三个人就能背着走,完全可以隐蔽的接近前线然后急速打几发后就转移阵地。
“这炮弹有多少!”徐树铮问着,这炮是不错,如果炮弹多的话能够利用上也不错。但是由于自家没有迫击炮的炮弹,所以要用的话就得看缴获了多少了。
少校道:“不多,也就四五十枚!”
徐树铮道:“嗯,少也就先用着,总比没有强!”
反正都是缴获来的,不管是迫击炮还是机枪又或者是步枪手枪,那是能用就用,北洋里头各部队没有统一军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