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财团和铁路(3 / 4)
直接被收为国有。
正式因为有着类似种种位置变数,所以陈敬云才下达指示不允许国内民营资本直接投资铁路,要想投资铁路的话只能通过购买铁路建设债券的方式,只有债券,没有铁路股份。
陈敬云这样的做法也引起了部分商人的反对,但是陈敬云本来也就不指望能够在国内集资超过上亿元的资金进行这两条铁路的修筑,顶多能够有一两千万就不错了,所以这些反对的声音也不用过多关注,实际上陈敬云就是想要也没办法在国内融资上亿元。这不是说国内商人没那么多钱,中国的民间资本还是相当丰富的,把金银融成巨块埋在地底下的富豪不在少数,身价超过百万的也是数不过来。
但是他们大多数是两部分人,一部分就是地主老财,只相信埋在床下的黄金或者是土地,他们的钱要么埋起来了,要么是购买了土地。另外一部分则是商人,这部分人钱也不少,也喜欢投资,但是商人嘛始终是无利不早起的,他们的资本是需要给他们赚钱的,而是他们更热衷于来钱快,时间周转迅速的轻工业或者贸易活动,而对于投资重工业和工矿乃是铁路这些需要耗资大,周期长,收益相当淡薄的项目肯定是兴趣缺乏的,这点不管是清末年代还是后世现代都是一样的。
这也是现在为什么清末庚子年改革之后,工商业得以迅速发展,但是几乎全都集中在轻工业尤其是纺织业上面,而以军工、钢铁为代表的重工业却是逐年下滑,几乎除了国家资本外没有任何私人进行投资。
真正对这些动则数千万上亿的大型项目感兴趣的都是外国的那些银行财团们,他们需要的是长期稳定的收益。因为上亿元的投资方式是和只有数万元的投资方式不一样的,上亿元的投资需要的长期并稳定的收益,不用多,只要能够保持一年十个百分点就是海量的来钱,一年的收益都是按照千万来计算。而数万元的投资则是希望短期,见效快,要不然一年才赚了十个百分点还不够生活花销呢。
再者,这些财团们拿出来的钱也不是他们自个的,都是通过银行集资、发行债券等方式集中起来的,财团是需要给这些投资者付出利益的,而这些财团赚的就是其中的差价,这也是为什么那些财团们那么爱好各种贷款,尤其是国家的贷款。
当然这种生意方式也只有这些大型财团才能够做,因为数额如此巨大的投资背后要是没有无数大炮军舰支撑着,那百分之百会打水漂的,比如现在非洲的某个弱小国家挖出了一座神庙,里面有着好几百吨并说拿出来给陈敬云投资铁路,不用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