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3 / 7)
发下去?”齐文宇问道。
“让那么多百姓一直接受赈济,一直到明年灾情结束?”开仓放粮能解一时之急,却绝不是长久之计。
骆寻瑶迟疑起来,却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按照古籍记载,鱼卵化为蝗虫,若是水灾过后再遇上旱灾,鱼虾化为蝗虫,蝗灾就出现了。
这样的说法,骆寻瑶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毫无疑问,水灾之后再碰上旱灾,真的是极有可能发生蝗灾的,但要是水灾旱灾都能减轻呢?
杜海在水利方面极有天赋,因此之前齐文宇派遣工部水利方面的人才前去浊河的时候,她就让齐文宇特地交代了工部的人,让他们做事的时候带上杜海。
杜海所在的施州靠近浊河,他对当地的情况自然也是非常熟悉的,最后就跟工部的人商量出了一个水利工程来,打算在浊河附近挖出河流沟渠。
工部和杜海想要挖掘的河流沟渠非常多,若是真的挖成了……堵不如疏,有了许多支流和沟渠以后,浊河就算决堤,危害也会少很多,不仅如此,这些河流沟渠还能帮助百姓灌溉庄稼……
浊河流经的区域,河流远比江南要少,到了缺水的时候,百姓为了争水大打出手的事情并不少见,兴修水利以后,却多少能存一些水,既然如此,挖掘沟渠这也是惠及百世的事情。
不过,开挖沟渠,还是开挖这么多沟渠,这需要的人力物力实在太多了,当初曾有一个小国因为兴修水利而国力大损被人灭了,现在齐朝虽然不至于这样,国库要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却也不容易,想要找到这么多人就更难了,因此,最后齐文宇只能放弃了这个打算。
可是,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机会,不是吗?
骆寻瑶看了一眼满脸焦急的齐文宇,又思索了一番可能性,方才开口:“皇上,我倒是有一个主意。”
“什么主意?”齐文宇好奇地问道。
“皇上,你还记得你当初修缮京城和修建福王府的时候的事情吗?当时你给做工的百姓吃饱饭又吃好,就有很多百姓愿意来帮忙干活了……现在被水灾冲毁了家园的百姓,即便能得到朝廷拨下去的粮食,也只能日日喝稀粥罢了,若是能给他们吃饱饭,你说他们愿不愿意干活?愿不愿意挖掘沟渠?”
“寻瑶,你是说,我直接让那些受灾的百姓去兴修水利?”齐文宇眼睛一亮,骆寻瑶说的这个,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却也存在着问题:“可是,那么多的粮食又要怎么来?”单纯让百姓饿不死需要的粮食,可比让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