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2 / 9)
很多人眼里南疆是苦寒之地,最重要的恐怕也是因为这里的人大多手里一个铜板也没有,以物易物未开化不读书的缘故,但夏州的百姓,却是真的穷困潦倒了。
这里的百姓,很可能辛辛苦苦地劳作一年收获只够家人果腹的粮食,但是到了冬天立刻就被那些南下的匈奴人全部抢光了,他们没办法去遍布积雪的山上寻食,有时候就只能活生生地被饿死……
当然,这样的生活,这里的百姓从前朝开始就已经过了,因此他们倒也想出了不少法子,他们不指望朝廷,却会自己在冬天来临前去山上埋下一些粮食,有时候远远地听到马蹄声,理解会迅捷地抱起家里养的鸡鸭之类就往山上跑,至于大型的牲畜,还留在这里的百姓基本上都养不起。
骆寻谨就在信里说了一件事,他到了夏州以后,得知越往北的村子受害越重,就在问明情况以后去了一个不久前才被抢过的村子,但他去了以后一看,村子里竟然一个人也没有,原来,听到马匹过来的动静以后,村子里所有人都跑上山去了!
百姓的日子过得很差,吃不饱饭,会好好赡养老人的人就很少,因此,在夏州有些地方,老人年纪大了以后竟然还会结伴上山一块儿找个地方死去,同时,这里的女婴出生以后,也有很多会被扔掉,就算养大了,刚到十三四岁恐怕就会被父母货物一般卖出去,兄弟共妻之类更是不少见……
骆寻谨在南疆的时候,南疆百姓风气开放,女人大多彪悍,因此从未遇上过这样的事情,在京城,大部分人生活也都过得去,自然也不曾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但是在夏州,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却是看便了各种人间惨剧,他审过的一个案子,就是为了一只鸡两户人家大打出手,最后死了三个人。
而在死了三个人以后,其他人竟然还在争那只鸡!
骆寻谨的信写的很长,看得出来也不是一天写的,应该是写了许多以后才一起差人送来,而他会写信给骆寻瑶,一方面是想让骆寻瑶出个主意帮帮那里的百姓,另一方面,却是想让骆寻瑶把他留在骆家的一些钱,还有骆家过年时庄子上送来的收益以及骆家几个铺子的分红全都换成粮食腊肉之类给他送去。
当然,骆寻谨虽然让骆寻瑶买粮食,但倒也不是要去接济那些百姓,毕竟夏州虽然地广人稀,但要接济那么多的百姓也是不可能的,而且他如果真的这么做了,最后说不定还会被参个谋反的罪名,因此,他买粮食腊肉之类,是为了拿来奖赏士兵好练兵——如今在夏州的那些当兵的,想要吃饱肚子都非常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