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你的印记(6 / 7)
我说的再多也没有什么用,等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你就会明白的……可往往当你能理解他们的时候,他们却都已经不在了……而你也大概等不来你孩子的理解……”
老丈说完,再次低着头吃起了饭。
刘安拿出了自己珍藏起来的纸张,拿出了笔。
“阿父……”
写了几个字,刘安就有些无从下笔了,明明在给阿母和大母写信的时候,总是有着那么多的话要说,可是在此刻,面对阿父,他却完全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说,迟疑了片刻,刘安写道:“阿父无恙?我在此处,已知耕耘之法……五日一食肉……”
写了一会,刘安又停下来,沉思了起来。
“我现在终于明白阿父为什么不喜欢我读书了……我如今所看到的,所经历的,确实与书籍上所记载的不太一样……”
“政策的具体施行有多困难,我也看出来了……”
“就是您安排的那位张夫,为人太过暴虐,前几天有友人从长安来,被他所殴打羞辱……”
“百姓们都说起您的恩德……阿父不必在乎那些大臣的话……百姓虽然还是很贫苦,可我发现,您已经做成了很多很多的事情……”
刘安越写越快,很快,他就完成了这封家书,趁着休息的时候,老丈家的大儿子带着他去寄信,要寄信,就得去附近最近的驿,县里那些邮卒在送信的时候,也会在这里收信。
邮卒拿起了书信,看了看收信人。
“长安舞阳侯府家主收。”
这些人不少都是绣衣,自然知道这是送给谁的,便令人快马加鞭的送往长安,长安距离这里并不遥远。
……
“实践这个我们说过了,现在说的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对吧?”
刘长看着面前的匠人们,“你刚才说的没错,你一直觉得过去那盐井技术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众人都劝说你,认为没有改进的余地,可您坚持自己的想法,最后做出了如今的盐井技术……对,这一点要加上……”
“也就是得有批判和怀疑对吧?不能人云亦云,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迷信那些所谓圣贤的话语……”
刘长提起笔,又记录了一点。
就在这个时候,吕禄走了进来,“陛下,有您书信。”
“哦,先放在这里……”
刘长收起书信,继续跟面前的匠人们攀谈了起来,通过这些匠人们在实际研发时所有的感慨,刘长积累了不少有用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