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摆摊日常(2 / 12)
造出来的房子是个次品,那就遭了。
因此装修这事儿,首要便得考察人品和技术,最后才是价格。
杨老汉不善言辞,报价也不高,先前给沈渺打门窗的用料都很扎实。
这回,她才能放心找他。
沈渺与杨老汉直说了一个来时辰,喝光了一整壶茶,最后杨老汉抹了抹头上的冷汗:“那便如此定下了。回去我便画了图样来,明儿顺带把你定的车给你推来。”
说完,立刻便带着徒弟逃了,生怕沈渺又冒出什么“顺带”的事儿来。
这沈娘子伶牙俐齿,不仅极会杀价,还会哄人,一口一个“您简直是杨鲁班啊!”、“满汴京,我只属意您的手艺”、“您便宜点儿,回头我还要给您介绍活计呢!”、“便宜不了,那得送点什么才行,我可是您的老主顾了,可不许这样三瓜俩枣地打发我。”
他被绕得稀里糊涂,最后介绍来的活计没见着,白送倒贴的活计倒没少!
杨老汉想着浑身都抖了抖,被徒弟架着跑得愈发快了。
隔日,图样和小餐车都让沈渺很满意,当即便拍了板,找了兴国寺的僧人当中人,与杨老汉及其他匠人一同画押按了手印,立定好了工期、钱款与房屋图样等等细则,沈渺便当着中人的面数出四十贯钱给了杨老汉,他要拿这钱去采买木材、石材、还要烧瓦、烧砖。
沈家造房大业便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顾家是头一个发觉这事儿的。
顾婶娘前两日有些咳嗽,吃了两贴药,在屋子里歇了一整日,没出门。
今儿早起便听见对面轰隆隆地响,人声嘈杂鼎沸,号子声嘹亮。开门一看,沈家的后院门敞开着,用木板搭了个斜坡,两个健壮的力工肩上扛着粗麻绳,正在拖拽柱础石。
之后,还有两个力工挑着两担砂石,也进了门。往后还有运泥浆的、石块的,络绎不绝。
顾婶娘惊讶不已:沈家这是要盖房子了?
她驻足看了会子,发现其他邻居也出来了,不一会儿都围在沈家门口探头探脑,后来被个脸皱得像老树根的木匠驱赶了:“起开!别围着了,这有啥好看的,等会要滚木头了!要是伤着了,概不负责!”
顾婶娘认得,这是金梁桥对面的杨家木匠,她家的桌椅板凳也是杨家打的,便好奇地凑上前去:“杨老汉,沈家这是要起屋子呢?”
“这不明摆着么?”
一旁的李婶娘听见了,倒吸了一口凉气,凑上前来问顾婶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