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2 / 5)
补习课和兴趣班的也有。他以前以为江安安应该跟那几个人差不多,但这阵子接触下来,梁鸿又听了其他老师反馈,才不得不承认安安的基础要落后一大截。
后来他跟项臻说起,后者才告诉他,安安之所以转学就是因为在原来的学校受排挤。那校长跟项崇山有过冲突,所以老师也见风使舵地不待见他,其他的小孩子心思敏感却并非天生善良,知道安安不受老师保护,于是欺负的也更加厉害。后来无论买房还是转校,都是无奈之举。其实安安能插班到梁鸿班上,还是张主任到处打听托了人情,其中曲折远比梁鸿想象的多。
梁鸿默默听下,等到第二天立马联系了自己认识的一个同学。那同学原本在重点初中任教,后来嫌上班太累又不自由,于是辞职下海,自己办了个补习学校。这两年规模扩大,也渐渐有了些名气。梁鸿知道那边请的老师都是名师,只不过收费不菲,打电话一问,老同学给他了他亲情价,折扣不低,算下来一课时也是过百。
梁鸿虽然自己就是老师,但是平时时间并不充裕。而且小孩子对于不同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的程度也不一样,他有意锻炼一下安安,让他多出去接触适应,于是跟他商量后,仍是报了个寒假补习,每天上午补课两课时,下午则是去兴趣班跟着玩一会儿,安安自己选了几样兴趣课,梁鸿左右看着,给他勾了个跆拳道。
当然兴趣班的花费要另算,好在孩子不抵触已经是最省心的地方了。
这样一算,前前后后加上他打算给安安买衣服的钱,还没怎么着已经过万了。如果以后长期住一起,难免还要注意吃饭穿衣、补充营养、课余活动、出门旅游……梁鸿之前的确有些不知深浅,心想幸好自己还有其他收入,要不然靠着自己和项臻的工资,有孩子和没孩子还真是天差地别。
他念及此又心疼项臻,难怪这人每天活的像头拴在磨盘上的牛,没白没黑的干也没混地轻松一点,偏偏还烂好心,明里暗里不知被人坑了多少回。
这次的阿姨也算是个坑了,项臻周六那天晚上特意回去一趟处理这事,梁鸿在家左等右等,见饭都快凉了他都没回来,于是不放心地去看了看。谁想他去的时候那边阿姨刚回来没一会儿,正在诉苦说自己不容易。
她一开始大概还真有些意外,又觉得项臻好糊弄,左一句右一句自己的辛苦。等到梁鸿敲门一露头,她才怀疑是梁鸿说了坏话,只叫屈道:“我这不是不管孩子,我也管的啊,那个小孩,我天天给他做饭,再怎么着每天都是正经炒菜,总比外面干净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