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5 / 7)
脱,大抵是丁亩之银负重,火耗占比日增的原因。”
这些其实都是历史遗留问题,每个朝代的皇帝都在力争减徭免役,但却解决不了根子上的问题。这天下毕竟是农民居多,富人占比有限,而且富人是极其富有。就拿江南富户来说,随便一家拥有上千亩的土地都是小意思,而赋税呢,又按人头计算,所以富人其实是占着巨大的资源,却只缴交相当少一部分的赋税。在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今天,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要不上次江南大旱为什么就会出现暴民抢粮事件,问题不就出在了富商趁机哄抬米价才造成的。只是这个两季水稻看着很好,“地域的区别也要考虑在里面,江南或许还行,北方一进入秋冬,很多作物就不行了。”
四爷把皇上让进田边的草庐,继续说:“所以儿臣还在做尝试,毕竟农户还是以温饱为主,真要是说改种植山药土豆这类食物也不现实,自己吃不了那么多不说,卖也卖不出几个价钱,如果再滞销下来,就会度日为艰。”
康熙点了点头,“所以还是要从根子上遏制土地继续这么肆无忌惮的兼并下去,要不等到哪一天把农民逼上了绝路,就不仅仅是暴乱了。”说了这么多,康熙的心情一直不错,这些儿子里面,总算也还有是心怀天下百姓的。手边摸出一只精美的怀表打开看,“朕听张城说,你对他们国家的事物很感兴趣。”西洋玩意看着是新鲜,却都不怎么务实,就好比这一只怀表,也只有皇室能用的起,你真要当一件普通商品来流通,估计没几个人能买的起。
四爷也不过是说:“倒是架不住猎奇心里。”
康熙指了石凳让坐,还颇有兴趣的聊起了西方的东西,“这西洋传过来的东西也有好的,你看朕现在看折子就得用他们造的眼镜,还有那个望远镜也是个好东西。只是每常在听到张城说他们那个地方如何如何好的时候,朕就觉得这是在吹嘘,哪个做买卖的还能说自己的东西不好,大概也只这么几样能拿的出手了,说到物产,到底还是咱们大清更丰富才是。”
这其实就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人家能献到御前的东西,自然是他们那里最好的,所谓特产不就是这样。但人家既然能造出这样的东西出来,说明在这一方面也是有所建树的。四爷虽然对此颇有兴致,却也不能在皇上面前表现的太过,还说道:“儿臣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这些传教士之所以敢这么夸大其词,其实也不过是仗着此距西方路遥,我们不会前去验证真伪罢了。”
康熙就笑了,“世上哪里还有地方是咱们大清的勇士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