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世道(2 / 7)
眼便见符宴归坐在床边一勺一勺的给自己喂米汤喝,差点要怀疑对方给自己灌的是毒、药,没想到符宴归说的第一句话是:“南姑娘,是我……你……可还记得我?”
敢情闹了半天,这家伙还没发现自己不是南絮。
长陵缓过神来,睁着眼瞎说道:“你是谁?我……我是谁?”
如此,被符宴归带回东夏,可以说是顺水推舟了。
她自然不太想顶冒别人的身份,但从雁境去金陵,一路上得过多少个城池,她手中既没有通关文牒也没有银子,一走了之反倒麻烦。况且,这符宴归是朝廷的命官,南絮的爹在东夏也是个将军,借着这条捷径,保不准更有希望接近当年的那些“故人”。
毕竟沈曜,如今已是一国之君了。
“你在想什么?”
长陵见符宴归拎起茶壶,才发现自己对着空空如也的杯子喝空气,于是随手放下,指着窗外头来来往往行人:“我在想,这一路走来,随处可见那种匆忙赶路的江湖人,好像为了什么事的样子……”
“这些人,多半是为了金陵的武艺比试去的。”
“武艺比试?”
小二端了几盘热菜上来,符宴归盛了一小碗汤推到长陵跟前,“你知道文举和武举么?”
长陵举勺,一口先暖了胃,“就是三年一次科举吧?文举选良才,武举择将才,可寻常的武生都是从行伍出生的官家子弟里挑选的,怎么现在连这种混迹江湖之士也能参加?”
符宴归指尖的筷子一顿,却也只是顿了那么一下,不慌不忙解释道:“当今陛下出生于江湖世家,既是以武立国,自然也希望广招天下武林英才,但凡出生清白,未曾有过案底,不论是官宦士族,还是江湖门派,就是寻常百姓,只要有意报效朝廷青年,不论男女,皆可参加。”
长陵微微诧异了一下,“谁都能参加……那金陵城岂不是要人满为患了?”
“武举的规矩与文举相似,都是从州县层层选拔上来的,这些赶赴金陵的,大多已都是武举人了……当然,有些名门贵派举荐的生徒到了金陵能直接入清城院修习,待到武举之日与其他人一并应试。”
“清城院……又是什么?”
符宴归烫好了一副干净的筷子将炮豚分块,“你既知文举,可听过国子学吧?”
“喔,知道一些。”
古来皇帝设立国子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其门生多为贵胄子弟,当然不乏普通中举的文士,而两者皆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