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7)
服。
出门在外,他们买的是成衣。上好的御寒衣物譬如皮毛的,大城才有,不过他们低调出行肯定不会买的,可厚布絮衣并不够暖和,尤其在外头赶车。
姜萱便单购置了皮毛,缝在大衣裳里侧,且另买了皮毛夹衣,给改合身。
针线她其实不擅长,不过缝缝改改这些简单的倒还行,这几日忙忙碌碌,先紧着卫桓的改出来。
卫桓接过外衣,把身上不合身那件一解,直接就换上了。
动作干脆利落,倒是把姜萱那句进来换给省了回去。
她只好接了换下的大衣,而后顺手把改好的手套也递过去。
最后,她塞给他一个黄色纸包。
卫桓一愣。
“这是大枣干,补气血,干嚼即可。”
正适合他食用。
虽说伤势渐愈,但到底失血太多,不及时补回来,以后定要遭罪。先前看伤时,姜萱就让大夫给开过补血药,但是药三分毒,大夫也只开了十日,让吃完后食补慢调。
食补最好的是羹汤,可现在哪有这个条件?好在青州东郡一带盛产大枣,枣干补气益血,又方便,中午打尖时姜萱见对面有家小药铺,她特地过去让包了一大包。
“你多吃点,里头还有。”
卫桓伸手,将那个黄色纸包接了过来,“嗯”了一声。
“进去吧。”
他说着,回头扫视一眼,锐利如刀锋般的冰冷目光,一下子就让远近若明若暗的窥视缩了回去。
姜萱收回手,将掀起一点的帘子按回去压好,这才扯了扯围得紧紧只露一双眼睛的布巾。
她也是做足了准备才探头出去的。
外头人很多,人多易生乱,少不得处处留心。
是的,人真的非常非常多,官道上满满都是。
这里头的人,除了车马商旅途人,其余的都是流民。
出东郡,入冀州,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当初正在因为冀州南的平叛,才导致昌邑被突袭,彭越夺回昌邑后,再次分兵北上,战事仍在持续中。
连场大战,带来大批的流民,百姓流连失所,在大冬天拖儿带女,惶恐四散奔走。
姜萱微微打开一点车窗,丝丝寒风立即灌了进来,她小心撩起一线帘子往外看。
树木凋零,风雪呼号,官道旁许多衣衫蔽旧单薄的人,有男有女,有大人有小孩,个个瘦骨伶仃蓬头垢面,他们或麻木蜷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