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4 / 11)
的团圆佳节,各人不免是想起家中亲人,那在世的或是不在世的,都总让人牵肠挂肚。
大年初一,大家都在家中,第二日海棠去给李掌柜跟傅大人等拜年。
此刻大家都忙,那傅大人还在处理人贩子的后续,自是没空,其他的官员也好不到哪里去,这真要算起来,也就是在李掌柜家待的时间最久。
拜完了年,海棠原本是打算在家里好好休息,然后等过了正月十五后,就启程去雁州。
只是自从有了陆言之的消息后,她心里最挂记的,反而是周家夫妻了。
也不知声因心里想着,还是怎的,竟做梦见了周老夫人,便想趁着这机会去一趟临江县,反正有马车,这来回就是五六天的时间。
她这趟没带孩子,只叫了魏蚕子跟着,大年初三就出了城。
要说这大水后,重建最好最快的,莫过于这庆阳城,至于这临江县,并不在庆阳城辖内。
初五,海棠就到了临江县,街上有些清冷,瞧不出过年的热闹气氛,很多店铺也都是开着门的,就是客人也没什么。
当初大水来,冲垮了不少房屋,县城没了原来的半分影子。
而且听说学府也搬到了别处,但海棠还是打算去原来的住址去看看。
让海棠出乎意料的是,自己原来开珍馐小阁的原址上,如今竟然还挂着珍馐小阁的牌匾,隔壁的周掌管家的书局也被合并在一起。
里面稀稀落落的坐着几个客人。
她示意魏蚕子停下马车,“下去看看。”
魏蚕子也听说过她从前开的小店,叫做珍馐小阁,所以一下反应过来,“夫人,这是您从前开的店?”
海棠心中好奇是何人开的,“嗯,你将马车找个地方停下,咱们便在这里吃午饭。”
魏蚕子去停马车,海棠先行走进去。
眼下的她虽是大酒楼的东家,但穿着仍旧简单,发鬓上也只别了两个银簪子,若单看这装扮的话,与寻常妇人没两样。
反正如何也跟大富大贵靠不上边。
想是生意不大好,又是新年大节,这小二也不大上心,见了客人来也未起身相迎,只懒洋洋的问了一句,“客人几位。”
“两位。”海棠应着,自己寻了个位置坐下,方仔细看起菜单来。
就连菜单,都与当初自己定制的没二样,便点了几样。
小二见她点的多,动作也麻利起来,传了菜又急忙过来擦桌子,“我听夫人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