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疑忌(3 / 4)
的纵火、劫人、带着老将军远走高飞的计策,漏了馅了?反而被人提前运用?
老将军深深地叹了口气。是啊,纵火、劫人、不声不响带走丐儿,这一切的流程,与他们今日将要实施的多么相像!
那位高手,应该隐藏在军营中好几天了。老将军不禁脊背有些发寒了,当今世上竟有这般高人!
流言还在肆传,老将军辟谣道:“关于那个新人士兵身份之谜,你们不要妄加揣测。她不是你们认为的什么奸细,而是咱们自己人。他原是救济一方的侠义之领袖,在与一股强势力寇贼的决斗中,落了单,跳了水,才被少将军救回来。你们别看她身薄体弱的,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之处,老夫都堪堪与她对平手。那匹马驹,是老夫早就暗下许诺赠送她的,如今她不见了,很可能是被拥戴她的人接回去了!”
这一段话自是缜密,再加老将军的德高望重,所以对于很多将信将疑的士兵们,还是颇有用的。他们开始大喊力挺新人士兵。
忖思一番,老将军对全体士兵交代道:“那个新人丢失的事,决不可对少将军说,有违者按泄密给予处分!少将军若问起,你们就说在我帐篷里,无令牌谁也见不着,有什么让他来问我!”
经此变故,原定于三日之后回京述职的老将军,向朝廷来人提出了延后申请。他道:“少将军严重烧伤、无法披甲上阵,老夫若在此时离去,恐怕敌军来犯,将士无帅,敌兵如入无人之境,攻城陷地好比囊中取物。”
朝廷来人亲眼目睹这场意外,就应允老将军等年关再回京。
孤竹王朝的朝廷远派传谕之命官,都是经过千挑万选,极会分析利弊、揣摩圣意、长远规划的,所以他们的决断几乎代表了皇上的意思,具有传旨、并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然后快马加鞭申请批复的权力。
至于皇上如何细论,那就是一两个月之后的旨意了。那时义儿总能够恢复三四成、能自理和耍枪弄刀了吧。
丐儿所出计策,随着丐儿的失踪而告终。一切缓了下来,又似乎埋藏着更多的凶险和无法预知。
义儿知道丐儿失踪的事,是在十天后的一个晚上。他什么也没说,只怔怔地望着远方。
老将军多次道:“她福大命大,不会有事的。你好生休养,尽早恢复,难道还怕没找到她的那一天?”
西门默义此后,更加寡言少语。然而,在吃饭、养身复原方面,绝不含糊放松。初时提个剑、掂个沙袋儿,都力不从心,在坚持不懈的毅力下,慢慢地重拾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