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技法与情感(3 / 5)
“生墙!”老专家接过话来,“这种墙壁渗水性强,上色难度大,颜料涂抹的瞬间就会被墙壁吸收,来不及晕染,很容易出现生硬的笔触痕迹,所以晕染时需要采用层层叠加的方式,和西方的笔法完全不同。”
“那和湿壁画比,谁更难呢?”黎夜光追问。
老专家瞥了一眼旁边围着湿壁画的那群人,淡淡地说:“没有实地看过壁画的人,是不了解北朝壁画真正特色的。”
他话音一落,湿壁画前的人群齐刷刷转过头来,刚才还对wilson大肆夸奖的中年专家虚心地请教:“陈老,您有何高见?”
被尊为陈老的专家缓缓开口,“北朝壁画以简约粗犷著称,对绘画情感的要求远高于技法,生墙的特质要求画家胸有成竹、落笔如神,而非反复雕琢修饰。《舍身饲虎图》虽然宗教色彩浓厚,但神佛的形象都来源于人,其实是通过神的形象来表达人的情感,所以画家最需要表达的是传神之美,例如萨埵太子跳崖时的坚决,饲虎时的安详,这种瞬间的情感爆发才是最重要的。”
陈老一席话,全场哗然,展厅里的观众也都围上来聆听他的解读,“壁画临摹要有令人敬畏的力量,它不同于其他艺术创作随性自由,它必须以一种庄严的形式重现历史,传达千年之前的情感,将艺术视为一种最高境界的崇拜,一种对历史文化至真至纯的信仰。”
“西方艺术是画自己所见,而东方艺术是画不可见,不仅要有活的灵魂,就连每一根线条都需要充满情感。”陈老望着余白的壁画,目光里满是赞赏,“所以东方壁画没那么容易被西方技法取代。”
说罢,他双手一背,悠哉地去看其他作品了。剩下的专家面面相觑,开始重新审视两幅壁画。
余白的壁画看起来粗糙,实际却是粗中带细,轮廓线与晕染线明确清晰,在生墙独特的渗透性下,他每一次落笔都留下充满情感的笔触,再加上复原修复的壁画色调温暖、简单明快、古韵深厚。他笔下的人物形体灵动,不加修饰的用笔果断利落,使人物的动作更富张力,情感也更加丰富激烈。
由此再对比wilson的作品,就会发现过多的技法和过于细腻的笔触,在赢得精致感的同时也失掉了情感的爆发。
陈式薇愣在原地,一句话也说不出。
黎夜光走到陈式薇身边,用胳膊肘顶了她一下,贱兮兮地问:“你知道wilson输在哪里吗?”
陈式薇回过神来,没好气地说:“又上课?”
“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