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漏题(2 / 3)
出来,方若华就在里面捣鼓了一个多时辰,然后直接拿封条封上。
办完正事,顺路又去处理了下她那位叔父的事,兵部那边很好说话,顺顺当当就给办了。
只是方若华从兵部这边出来,总觉得这里的人看自己都跟看毒蛇猛兽似的。
事实上,兵部消息灵通的几位,都知道方若华给陛下的投名状,那个劫掠村落,顺便杀良冒功的小将军,和兵部这边还有那么一些关系。
这些人可不知道,此事若是放任不理会,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他们只知道自己在陛下面前丢人现眼,今年的考评肯定不会太好,但又不敢抱怨,更不敢报复,只能在心里藏着那么一点小不自在。
方若华只看结果,至于这些人对自己的想法,那到不怎么在意。
事情办完,干脆就去听戏,戏园子从前天开始正式开业,绝对是日进斗金,客人爆满,二楼所有的雅间都要预定,而且一票难求,就是站票也不那么好买。
到了戏园子门前,就有个胡子花白的老人家偷偷摸摸地凑过来问:“要票吗?前排座,视野最好。”
方若华哭笑不得,客客气气地拒绝,
前几天她过来时,就看见有几个小乞儿抱着被子直接睡在戏园子门口,就等着售票,一买就买好多张,竟在北宋当起了黄牛党。
招娣觉得不妥,方若华就给她出了个限购的主意,一人一次最多五张,一开始是定的两张,可仔细一想,两张实在太少,如今一家子人口多,不说仆人替主人家买票,就是中产之家过来买票家里人一起看场戏,别说两张了,五张票都不一定够。
现在看来,限购也挡不住黄牛的热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们肯定有他们自己的法子。
摇摇头,方若华也不理会,进了园子先去后台,后台乱糟糟的,好些人正在上妆,也就孙先生比较悠闲,正坐在椅子上与人闲聊,脸上带出些许得意,语气到谦虚:“可别这么说,还不能确定,人家说小五还得再考一场才能授官。”
周围的人都是一脸羡慕。
虽然大家没有明说,可暗地里都在传,说是金榜上有名的士子,都是陛下看重的,若是能考过,必然重用,这话是从包拯,包府台嘴里传出来的,必然不会假。
“孙先生是交了好运,您那孙儿将来一定有出息。”
“哎,我还是担心我们小五考不好,都怪家里穷,小五虽然聪明,却和人家世代书香的人家没办法比,又不知道这回考试都考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