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4 / 12)
显然也知道,所以一早就派人去调查了。第二天苏暖起床,就收到了他助理发来的调查邮件。
这一看,苏暖更想笑了。
杨红是有父母的,她父母是中部某个小县城里的职工,按理说,小县城,双职工家庭,再不济也能凑合过点。但很不幸,杨红家里,还有个弟弟。
这个弟弟跟杨红差了六岁,刚好三个年级。当年杨红高考,这弟弟刚好要上初中,但是这弟弟的成绩不好。
成绩不好,怎么上好初中呢?
杨红父母采用的方法是,等杨红的高考分数出来,准备报志愿的时候,提着成绩单去了县里最好初中校长家。
校长的女儿跟杨红一个班的,但是高考分数不如杨红,就差一点点。一分一档表里面的位置非常接近,可以说两人是竞争关系。某个特别好的学校,如果两人同时报考,必定是杨红挤掉校长女儿。
杨红父母就用这个成绩做了个交换——如果校长想办法让杨红的弟弟进这个最好的初中读书,杨红就不报这个学校,这么一来,校长女儿的录取就稳了。
现在看来,这个决定几乎是赔本买卖,双方都冒着极大的风险,谁敢保证杨红不报这个学校,校长女儿就一定能报上呢?
事情最后选了折中的办法,杨红和校长女儿选了同一所大学,但校长女儿选的是王牌专业,杨红选的是最次的专业,为了呆在这个学校,必须服从调剂才能去的,最不好就业的专业。
结果应该皆大欢喜,但校长有意无意提起这件事,总是拿杨红和他女儿作比较,表示选专业很重要。每当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杨红难过吗?谁也不知道,资料中只显示,杨红的弟弟最后还是去了最好的初中,不过没有进重点班。
给的理由,是成绩确实不好。
理由说得过去,但杨红的父母多年如一日地向杨红抱怨,说要不是杨红坚持上那个大学,报个普通大学,就不会惹了校长,弟弟就能进重点班了。
“你任性了一下,把弟弟一辈子都快毁了,要不是弟弟聪明,勤奋,以后他不成器,你养他吗?”
资料上记录着这句话,据说是杨红父母好几次当着人的面,对杨红抱怨的。
这么看,就有趣了。苏暖盘腿坐在宽大的藤椅上,坐在宽大的阳台上吹着海风,手指在屏幕上慢慢滑着。
明明考了好成绩,却因为父母想换弟弟一个好初中,就被迫改了志愿。多么大的牺牲,就因为想读心目中的学校,主动去了差的专业,这牺牲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