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终极版:长弓RS!(2 / 3)
分割!
相对于之前的rs,长弓的车身绝对可以用宽大来形容。这种尺寸的增加,却并未牺牲车辆的灵巧和操控性,而是赋予了这台机械怪兽更为未定的操控性!
修长的车头为夸父v16创造了空间,使之完全置于前桥之上,达成了前中置发动机的布置方式。而7速双离合变速器被布置在了后桥之后,主减速器和差速器在变速器的前面。
如果让一位资深的研发工程师来看,也会为长弓rs的尾部布局而心折。因为变速器,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位置,已经在悠闲的空间内做到了极限!
那根轻量化高强度的碳纤维传动轴,更是可以安静的把巨大的扭矩直接传递给变速器,虽然转速很高,但是轻量化的设计让这条贯通前后的传动轴有着优异的动平衡。
在车身部分试制完成之后,李凡愚和小库尔博并非是用传统的风洞来测试风阻。而是找到了底特律一家为f1方程式做空气动力学套件的厂家,将长弓rs进行和了滚动路风道的考验。
得益于李凡愚基于阿斯顿马丁dbs的外形经过了细微修改,轻质合金引擎盖和高强度记忆合金相结合,进一步降低风阻,长弓rs在400km/h的告诉状态下,产生的前后升力值几乎为零!
如此之低的前后升力值,代表它可以像f1赛车那样贴地飞行。
然而这还不是全部,在去那家给f1做车身套件的厂家做测试的时候,李凡愚又看中了他们的高强度碳纤维车身!
在做完测试之后,便花了大价钱,直接将长弓rs的车身板件全部换成了f1方程式赛车上的材质。
这次充值给长弓rs带来的优化,就是进一步减重了45kg,将v16发动机带来的增重完全抵消!
因为传动轴已经将动力主要输出到了后轴,所以quattro的四驱差速系统便被李凡愚拿掉,将长弓rs变成了一款彻头彻尾的后驱车。
没了这套装置,车子进一步减重。
这些优化,加上rs延续下来的可根据车速调整高低和角度的空气悬架,在加上已经在nos系统模式下证实了能力的风火轮儿刹车系统。
长弓rs,已经有了挑战极限的资本!
在组装车间里,众工程师啧啧连连的称赞之中,李凡愚坐进了驾驶舱。随着他按下启动按钮,随着一阵怪异的低吼,宛若二战时战斗机发动机那种巨大的踏踏声响彻了车间之内。
“隔音还得优化一下。”在心里默默的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