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苍璧礼天,黄琮礼地(3 / 4)
更是让他们赞叹不已。
良渚文化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距今5300-4500年左右,遗址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
而现一代的年轻人里,许多连听都没听说过。
“在良渚文化玉器中,玉琮的地位最为突出。”一人不无感慨地道:“玉琮是良渚文化的典型玉器,后世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之说,认为璧和琮象征着天圆地方,为十分重要的祭祀礼仪用器。而十二节玉琮更是极为难得……”
谈及这十二节玉琮,不少人都来了兴趣。
屋外还有许多人都忘了该换衣服离开了,全聚在门口,听得津津有味。
有不懂事的人大声说道:“十二节?那是不是很大?”
老艺术家正说得兴起,猛然被打断,当即有些不大痛快。
最为难的是,他并不记得这玉琮具体尺寸了……
其他人也不便说话,气氛有些僵硬。
陆子安微笑着低声道:“通高31厘米,不过我倒记得余杭反山遗址还曾出过一件琮王?”
“啊,对。”那话被轻描淡写带过去,老艺术家缓和了神色借坡下驴:“1986年出土的,纹饰是人面与兽面的复合形象,是迄今良渚文化中最大的玉琮,叫神人纹玉琮王。”
而谈话间,争议最大的自然还是有关于“良渚文化是不是文明”的内容。
毕竟在我们过去的认知内,良渚文化只是新石器文化,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文物被挖掘出来,逐渐刷新了我们对良渚文化的认知。
只是,对于良渚文化是不是文明,到今天依然没有一个具体的答案。
众说纷纭,没有真正确切的说法。
因此,在场众人也只是各纾己见,并不曾面红脖子粗地争论什么,只是真正意义上的探讨。
难得遇到如此学识渊博的青年,众人倒都聊得颇为起劲。
……
聊了一会儿,陆子安忽然听得有人叫他。
“陆大师。”却是卓老爷子笑呵呵地走了进来:“哎呀,我正找你呢,来,我介绍一下,这就是我那位老友。”
他身侧有一位身着唐装的老者,满面红光,显得很是精神。
陆子安只略一停顿便明白了这位老者的身份,连忙率先伸出手:“赵老,久仰久仰。”
赵老笑眯眯地与他握手:“哪里哪里,倒是我久闻陆大师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当真是玉如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