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官报点名褒奖(2 / 3)
李健安自豪的道:“这回,我们家、我爹的名字都上了官报。”
今日李英华、李健安留守家里,他们的哥哥去书院读书,没能看到燕军的军士送官书这一幕。
官报就相当于李如意前世的官方报纸。
告示先行,紧跟着是官报。
燕军驻燕城总部的军官看到官报,有与李山关系好的军官特意抄了一份官报安排军士送至李家。
长平李家、李山的名字第一次以被夸赞的形式出现在北方的官报上面,这是非常荣耀的事。
李家上下欢喜。
王海、王志高向李家道喜,而后说了礼村的喜事。
赵氏一听礼村竟是得到一块匾额,这可比李家、李山在官报表彰荣耀多太多。
匾额能够传给子孙后代,甚至在某些时候可以拿出来威吓小人。
李家交了800两银票还没有礼村交了60两银子得到的奖赏多。
一瞬间,赵氏心里竟有些不平衡,却听李如意笑道:“我们家就是从礼村出来的,礼村能得到王爷赐匾,我们家也很高兴自豪。”
“是。我们家原是礼村人。”赵氏心里暗骂自己太狭隘,劝自己不要有妒忌心。
李山没有半点妒忌的心思,憨笑道:“这可真是极好的事。恭喜祝贺全村人!”
“同喜同喜。”王海哈哈大笑。
李如意特意道:“开春我们家会把豆腐方子向北方各大城府公开,不出一个月就会有许多人家做豆腐。不过,有了燕王赐给村里的这块匾,再加上村里做了一个冬天的豆腐口碑好,仍是会有商贩到村里买豆腐。”
李英华道:“有了这块匾,以后豆腐肯定会好卖!”
刚才王海只想到了村里的荣耀,没想到匾额会让村里的豆腐在开春之后豆腐方子公布的情况下继续好卖。
王海大喜道:“好。真是太好了。做豆腐卖是村里各家各户的主要收益。要是一直能做下去,人人做梦都能笑醒。”
王燕激动的道:“当时我去看望爹、娘,在二哥家吃饭,好几次我都想说要收商税,话到嘴边愣是咽下去,我就怕村里人不愿意交商税,没想到村里人合起来交了六十两银子。”
王志高自豪的道:“村里那么多家合起来四十几两银子,剩下的十五两银子都是爹娘出的。”
“原来你们家交了十五两银子。”吕婷想到自己娘家交了三十两银子,是王海夫妻交的银子一倍,不过,王海夫妻是白丁,只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