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忠义的佃农(2 / 3)
妇做的手擀面,厨艺不错,把面条擀的很薄下锅水煮还不容易破。
面条入锅,佃农媳妇赶紧往里面放丝瓜片、小油菜叶、葱花,再放入盐,一指甲壳大的猪油。
一大锅青菜面条汤熟了,带着淡淡的猪油香,用偌大的木盆盛着端上桌,佃农一家人迫不及待的上桌吃饭。
佃农呼噜吃了一大海碗,再盛饭的时候才有空隙开口,夸赞道:“今日的面条真香。”
佃农媳妇得意的道:“那当然,我放了猪油。”
佃农娘问道:“非年非节的怎么放猪油,哪来的猪油?”可是放了猪油可真香啊,能多吃一碗。
佃农媳妇连忙解释道:“昨日我们去主家交鸡蛋,主家赏了一罐猪油、两斤糖。”
佃农娘心道:原来是主家赏的不用我们家花钱。眉开眼笑,问道:“这好的事昨日怎么没听你们说?”
佃农怕媳妇被娘埋怨,开口道:“娘,昨日你和爹很晚才回来,我们没得上给你说。”
佃农爹娘昨日带着孩子去县城看免费的戏,回来时已近亥时,孩子早就睡着了,老人也累得没精神。
佃农娘问道:“多大的罐子?”
佃农媳妇激动的道:“有一尺高,少说装了三斤猪油,白汪汪的可诱人了。那糖也是好糖,比镇里卖的糖颜色浅。”
一直低头吃面的佃农爹抬头道:“都是精贵的吃食。主家待我们家不薄。我们家可不能作对不起主家的事。”
佃农坦然答道:“爹,我晓得。”
鸡棚的鸡长得飞快,附近的百姓听说后都来瞧看,问佃农请教养鸡养的秘方。
用蛆养鸡是李家的独门方子,佃农没有得到李如意的同意当然不能告诉外人。
前天,有人塞给佃农五十个铜钱要那养鸡的方子,这笔钱对于佃农来说可不是小数目,不过佃农是个老实忠厚的人,就算是五两银子也不行。
这事佃农只是回家跟家人说了,都没跟李家说更没想过邀功。
这个时代忠义的人多。
佃农一家吃饱饭后去干活,四、五岁的小孩子也跟着去捡栗子、摘山楂。
到了下午,全家人满载而归,不过累得腰都支不起来,佃农媳妇给全家人都砌了一碗糖水,特意给孩子的碗里多放些糖,道:“多吃点糖,长个子。”
一家人喝着甜甜的糖水,疲惫一扫而空,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
这时,邻居家的中年汉子过来,脸上挂着兴奋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