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相约科考(2 / 3)
两家的感情升温很快。
今日不是什么节日,也没有人过生日,就是张家想要跟李家聚一下。
张金海、李家少年的书院都是今日停课休息。五个少年难得能坐在一起聊聊书院的事情。
张金海所在的书院不如李家少年的北山书院,不过,他勤学苦读,功课在同窗之间属于上等,并且性格开朗,生性聪慧,交到了几个品性不错的好朋友。
“我在书院读了几年,准备后年参加科考。你们兄弟呢?”
李家四少年互相对视,均是心有灵犀的点头。
张金海激动的道:“那我们就是同年考试!”
李健安谦虚的道:“我们兄弟上书院上的晚,参加科考就是去试试。”
李福康握紧拳头,道:“后年我十六岁,虚岁都十七了,要是能考中,哪怕是个童生也好。”
李英华有些感慨道:“童生不好考中。”
大周国的科考从低到高依次是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通过县试、府试的学子就是童生。只有童生才有资格参加院试,通过者才是秀才。(摘自网络)
北山书院那么厉害的书院,里面的学子也不是人人都能考上童生。
李家四少年刚进入北山书院读书,后年参加童生试,比同窗学子少读几年书,如果能考上童生,就是相当幸运。
李家四少年深知读书跟种地一样,不能投机取巧,用了多少心血,洒下多少汗水,收获就有多少。
张金海脸上洋溢着欢喜的笑容,特别是看李福康这个未来妹夫时,笑容更加的灿烂,道:“我们当不了同窗,能当同科考生也是件妙事。”
张老头跟儿子、儿媳笑呵呵的道:“听到他们说的话没有,后年他们要一起参加科考。”
张屠夫乐观的高声道:“都能考中秀才!”
赵氏激动的道:“承亲家吉言,我们两家的孩子后年都能考中!”
张铜江激动的道:“福康哥,我想去你们家的练武场。我想看你打拳。”
李福康笑道:“我学剑了。这回让你看看我的剑法。”
张金海目光羡慕,环视李家四少年,问道:“你们都学剑了?”
李敏寒高声道:“学了。”
李英华谦虚的道:“只是皮毛。”
李健安倒是直爽,很是光棍的道:“连皮毛都算不上。我们刚学会握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