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谦让的老军官(2 / 3)
:“老奴只知道军奴,对于燕城的军奴知道的不多。”
燕城有几千名军奴。他们来自各地的罪官家眷、奴仆及土匪、水匪,还有犯了重罪的罪犯。
没有官员领走及将被发往边防的军奴占燕城军奴总人数的两成,都被关押在燕城南郊的一个大庄子。
“闺女,你瞧瞧领军奴的条子。”李山刚才从燕军军营领到了条子,上面写着他的姓名、官职、隶属军营、要领军奴的人数,还盖有燕军的印章。
领军奴的条子是统一格式,所有的官员必须凭条子领军奴。
马车到达目的地,这是个被高墙围住的大庄子,看守大门的是两个军士。
隔着高墙都能闻到一股腐败的臭气,像是到了臭水沟。
李山拿出条子,军士立即放行,整辆马车都能进去。
李如意从车窗里看到大庄子比燕军军营破败的多,难以想象人在下雨雪的天气住在这种没有房顶的茅草屋是多么难熬。
所有的军奴都被关了起来,不用干活,相应的就没吃的。官员为了让他们有口气在,两天给吃一顿玉米面糊糊。
李如意几人所见的军奴,男女老少都有,大多披头散发,瘦骨嶙峋。
福伯在李山的脸上看到怜悯表情,缓缓道:“官员一般不敢要军奴,怕他们身上有病,把病带回去。您家不用怕,有小神医在。”
马车行驶缓慢,恶臭的气味从车窗里面飘起来,让车上三人有些不适。
三人下了马车仿佛掉进了粪坑,身体很不适应,心里都想着挑好人就赶紧离开。
福伯自报家门,而是笑呵呵塞给管理军奴的官员一个小银锭,立刻得到军奴名册,然后跟李山父女从里面挑了十二个,见到只剩下几口气的十二人后,李如意给他们把脉,从中选了八个。
李如意特意跟官员道:“夏天将至天热了,这里得铺生石灰杀菌,不然容易发生疫病。”
福伯见官员不以为然,便道:“这位是被王爷称赞过的小神医。”
马车前面缓行,八个军奴赤足排成一队跟在后面,等出了这里,李如意找了一家当铺,只用十个铜板从里面买了八双旧鞋让他们穿上,而后又用了三十二个铜板买了八个馒头、八碗茶水给他们吃。
李山几人简单用了饭就离开南郊回长平县,李如意着急回家,就在途中雇了两辆骡车让八个军奴坐上去。
黄昏之前,李山父女赶回家里。
李如意吩咐道:“伍叔,你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