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3 / 4)
天,高首辅第二天就递折子上去,请求辞官丁忧。只是同时朝中也有很多大臣也马上上折子赞扬高首辅为百官表率,至孝之人,请求皇上褒奖高首辅并且准许他这片孝心。”
林清听到这里,已经明白了事情的关窍。果然他一开始认为的消息传递太快是一个关键点,就是因为高明远来不及布置,也没有办法私下里和永康帝打招呼,然后其他人早就已经为了这个事情蓄势待发,甚至朝野之中已经有了舆论,那就逼着高明远不得不离开官场,丁忧回乡啊!
要知道朝廷规定,但凡父母去世,必须立刻上折子请求丁忧。一般像高明远这样的高官,都会得到父母去世的消息后和皇帝打好招呼,君臣之间来个几去几留,否则一个不小心君臣之间没默契,演砸了就难以收场了。同时原本高明远也可以有时间联合他的势力,制造舆论导向,往他有利的一面去营造。要知道虽然夺情能保住官位,但是于名声上毕竟是有碍的,以后若是处理不好,这一点就可以成为他政敌攻讦他的地方,也会是他从政生涯中的一个污点。
但是如今,高明远根本没有时间去布置这一切,朝野之中的舆论都在赞扬着高明远至纯至孝,如果高明远最后没有辞官丁忧,那么要么永康帝会留下一个不体恤臣子、刻薄寡恩的名声,要么高明远的名声会完全毁于一旦!
千万不要小瞧这个“孝”字在封建社会中的力量,要知道很多伦理道德的核心就是这个“孝”字,如果一个人不孝,那么就算他做了再多为国为民的事情,他都不会在这个时代被歌颂。
而这个躲在背后下了大力气,要将高明远逐出朝堂的人,林清甚至不用猜就知道,肯定是黄友仁无疑。
可是事情坏就坏在这里,这次黄友仁用的是阳谋,他甚至都不用匿名,直接自己上折子、带动群臣上折子,去赞扬高首辅的孝心和气节。高明远和永康帝明明知道他的险恶用心,但是还是要配合着演下去,让人奈何不得!因为他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根本没有做错任何事。
他只是抢得了先机而已。
林清不知道这个先机他怎么得到的,但是此时木已成舟,如果再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势必朝堂上就要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林清听完这个消息后,眉头紧蹙,心中推演了好多方案,但是都没有办法走出黄友仁现在设下的这个明晃晃的圈套,相信此刻的永康帝和高明远心中也是恨急又无可奈何。
林清突然站了起来,在屋里转了个圈,然后径直走到书案边,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