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4 / 5)
腿就没事?
大部分人还是认为林清已经彻底站队到了永康帝这一边,因为在宫里有点眼线的人都知道,昨天林清和永康帝在养心殿密谈了许久,今□□会就有了这个提议,显然是永康帝的意思。
其实高明远揣摩了一下,就能明白永康帝的想法,前朝的时候就是官营民营并举的,而大明开国之初,为了封闭钢铁流入蒙古,就将铁冶全部收回官家所有。而官家的铁冶出产除了一大部分供给兵部外,其他的就是售往民间,满朝上下早就形成了利益链,这期间的利润也是十分庞大,谁都想分一杯羹。既然能吃一整碗羹,谁又想让外人喝一口水呢?
永康帝则不同,虽然他也在里面占利,但是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这项产业真的做起来了,国库中的税银就能增加许多,官营每年所纳税银本就了了,以后若加上私营的冲击,就更不得永康帝的心了。原本建国之初也只是为了防止铁器外流,这么多年一直被官僚集团把持着,就没有去动。如今贸然有人要动大家的利益了,自然遭到了所有收益者的反对。
虽然提高钢铁冶炼产量,降低火铳的造价成本,确实是能增加军事实力,但是为何又一定要发展私营铁冶?官营一样可以做好。
但是林清明白,没有竞争就没有创造;没有个体利益,就没有逐利者,也无法让全天下的有能之士,在这个行业中发光发热。
只是在高明远看来,如果林清真的要走永康帝的路子,那这个林清的眼光也就如此了,还真以为事事听从皇上,做皇上的走狗就能走上康庄大道了?做梦!若是如此,那么以后的一切就都掌握在皇上手中,皇上能捧你上天,也能踩你到地下,就像宫里的太监一样,如无根的浮萍,生杀予夺。而老皇帝退位后,你很有可能也会马上失势,子孙后代都无法荫蔽,更有甚者还会遭到清算。
追随皇帝,可以让一个臣子快速崛起,但是隐患却也同样的多。
可惜了,这个林清。
纵使林清有舌战群儒的本事,可是如果连说话的声音也被淹没在众位大臣的不断的驳斥声中,一说话还没说完就会被打断的话,哪里还能分辨什么?
光高黄两党的人,攻击就非常密集,又加上其他朝臣不断的附议,林清在这场言语上的交锋是败了,惨败!
林清站在大殿中央,退朝的时候永康帝连一个眼神都没有施舍给林清,而群臣都投以幸灾乐祸或者是可怜的眼神,从林清身边经过。
前几天林清还是他们的英雄,可一旦真的触及他